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棉论文

利用棉花RILs群体进行早熟及纤维品质性状的QTL定位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缩略词表第10-11页
1 前言第11-22页
   ·遗传标记的种类及发展第11-16页
     ·标记的种类及发展第11-13页
     ·DNA分子标记第13-16页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第16-18页
     ·遗传图谱构建的理论基础第16-17页
     ·遗传作图群体第17-18页
   ·QTL研究进展第18-21页
     ·QTL定位原理第18页
     ·QTL定位方法第18-19页
     ·影响QTL定位的因素第19-20页
     ·QTL定位存在的问题第20-21页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1-2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2-28页
   ·试验材料及群体构建第22页
   ·田间种植及性状调查第22-23页
     ·田间种植第22页
     ·性状调查第22-23页
   ·DNA提取及分子标记试验第23-27页
     ·棉花DNA的提取第23-24页
     ·分子标记试验第24-27页
   ·数据的统计分析第27-28页
     ·表型数据统计分析第27页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第27页
     ·QTL定位第27-2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8-50页
   ·表型数据的基本统计分析第28-35页
     ·早熟相关性状数据的基本统计分析第28-33页
     ·纤维品质性状表型数据基本统计分析第33-35页
   ·表型数据的相关性分析第35-37页
     ·早熟相关性状相关性分析第35页
     ·纤维品质相关性状相关性分析第35-37页
     ·早熟性状与纤维品质性状之间相关性分析第37页
   ·分子标记筛选与遗传图谱构建第37-42页
     ·SSR引物筛选及在群体上的检测第37-38页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染色体定位第38页
     ·QTL定位第38-42页
   ·QTL定位结果第42-50页
     ·早熟性状的QTL定位第42-48页
     ·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第48-50页
4 讨论第50-54页
   ·关于作图群体第50页
   ·遗传连锁图谱密度的影响第50-51页
   ·QTL做图结果第51-53页
     ·本研究所得QTL第51页
     ·QTL的环境稳定性第51-52页
     ·与前人研究结果比较第52-53页
   ·QTL成簇分布第53-54页
5 全文结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菜素甾醇类及茉莉酸类化合物对油菜籽粒产量及品质的调节作用
下一篇:苎麻抗旱生理生化指标研究及抗旱性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