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气象基本要素、大气现象论文--水汽、凝结和降水论文--降水论文

江淮流域梅雨期持续性降水与10-30天低频振荡的关系及其前期信号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9-13页
     ·持续性降水事件的研究第9-10页
     ·准双周低频振荡的研究第10-11页
     ·准双周振荡与江淮流域降水的研究第11-12页
     ·影响江淮流域降水前期信号的研究第12-13页
   ·存在的问题第13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第15-21页
   ·资料说明第15页
     ·站点资料第15页
     ·格点资料第15页
   ·方法说明第15-21页
     ·淮流域站点的选择第15-16页
     ·Lanczos滤波器第16-17页
     ·功率谱第17-18页
     ·小波分析第18-19页
     ·相关分析第19-20页
     ·T检验第20-21页
第三章 江淮流域梅雨偏多年降水的低频振荡第21-29页
   ·江淮流域梅雨异常年的选取第21-22页
   ·淮流域梅雨偏多年降水的低频振荡特征第22-24页
   ·江淮流域梅雨偏多年的低频环流特征第24-26页
   ·本章小结第26-29页
第四章 江淮流域梅雨期持续性强降水的低频振荡第29-41页
   ·淮流域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的选取第29-30页
   ·江淮梅雨期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的环流背景第30-33页
     ·大气环流场的演变特征第30-32页
     ·西太平洋副高和南亚高压的活动特征第32-33页
     ·水汽输送的演变特征第33页
   ·淮梅雨期持续性强降水与10-30天低频振荡的关系第33-39页
     ·江淮梅雨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的周期分析第34页
     ·低频大气环流场的演变特征第34-36页
     ·低频垂直环流场的演变特征第36-37页
     ·低频水汽输送的演变特征第37-38页
     ·低频涡度场的传播特征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五章 影响江淮流域梅雨期低频降水的前期信号第41-49页
   ·江淮梅雨低频振荡异常年的选取第41-43页
   ·影响江淮梅雨低频振荡强度变化的关键区第43-45页
     ·海温关键区第43页
     ·500hPa关键区第43-44页
     ·关键区与江淮流域梅雨期低频降水的关系第44-45页
   ·关键区影响江淮流域梅雨期低频降水的可能机制第45-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六章 总结和讨论第49-53页
   ·主要结论第49-50页
   ·主要创新点第50-51页
   ·问题和展望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60页
论文附图第60-83页
研究工作简介第83-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贝叶斯模式平均的东亚地区的气温和降水的概率预报
下一篇:陆面过程对两类暴雨的可能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