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自然地理学论文--一般理论与方法论文--景观学、区域论论文

太行山区乡村聚落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乡村聚落景观研究文献综述第13-19页
   ·基本概念第13-15页
     ·乡村、聚落第13-14页
     ·景观、乡村景观第14-15页
   ·国内外关于乡村景观的研究进程第15-19页
     ·国外关于乡村聚落景观研究进程第15-16页
     ·国内对乡村景观研究进程第16-19页
第二章 绪论第19-23页
   ·研究背景第19-20页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乡村聚落的格局第19页
     ·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加快了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的演变第19-20页
   ·研究意义和目的第20-21页
   ·研究内容第21页
   ·研究方法第21页
   ·技术路线第21-23页
第三章 基本理论依据第23-26页
   ·可持续理论第23页
   ·区域发展理论第23-24页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24页
   ·人类聚居学第24-25页
   ·驱动分析理论第25-26页
第四章 研究区域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第26-32页
   ·区域地理位置及行政范围第26页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第26-27页
     ·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第26页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第26-27页
   ·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第27-28页
     ·地形地貌第27页
     ·气候条件第27-28页
     ·土壤第28页
     ·水系第28页
     ·矿产资源第28页
   ·样本村介绍第28-31页
   ·影响本区土地利用格局的若干因素第31-32页
     ·山地多平地少第31页
     ·经济水平较低第31页
     ·农民土地观念薄弱第31-32页
第五章 数据处理与乡村景观分类标准与景观格局分析第32-51页
   ·数据来源与整理方法第32页
   ·乡村景观分类依据第32-35页
     ·乡村景观的特征第32页
     ·景观分类原则第32-33页
     ·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第33页
     ·乡村聚落景观内部分类指标第33-35页
   ·聚落景观格局指数第35-37页
     ·斑块水平指数第35页
     ·类型水平指数第35-36页
     ·景观水平指数第36-37页
   ·聚落整体景观第37-40页
     ·聚落规模第37-38页
     ·景观多样性与优势度分析第38-40页
   ·一级景观格局特点分析第40-43页
     ·景观结构定量分析第40-42页
     ·景观结构分析第42-43页
   ·二级景观格局动态分析第43-45页
     ·聚落景观斑块密度与分离度分析第43-45页
     ·景观数量结构分析第45页
   ·三级景观格局分析第45-47页
   ·案例村分析第47-51页
第六章 区域内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动力分析第51-60页
   ·研究区域现实的乡村聚落形态第51页
     ·房居式村落第51页
     ·靠山式窑洞村落第51页
   ·区内乡村聚落格局的演变模式第51-53页
     ·家庭的分化与重组第51-52页
     ·宅院的分裂与转移第52页
     ·乡村聚落景观格局整体演变第52-53页
   ·乡村聚落演变驱动力分析第53页
   ·内部驱动因素第53-58页
     ·收入变化第54-55页
     ·人口与家庭结构变化第55-57页
     ·村落环境变化第57-58页
     ·社会心理因子第58页
   ·外部因素第58-60页
     ·农村产值构成第58页
     ·收入渠道多样化第58-60页
第七章 结果与结论第60-62页
   ·结果第60页
   ·主要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67-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药用蛋白分子原核表达与分离纯化:sTNFRⅡ、rhG-CSF、M.RCAg-1
下一篇:县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以山西宁武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