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一、民事权利自力救济的理论基础 | 第14-21页 |
(一)民事权利自力救济的正当性 | 第14-18页 |
1、权利与救济具有内在统一性的自然法则 | 第14-15页 |
2、人性认同及人格尊严 | 第15-16页 |
3、权利让渡与保留的社会契约理论 | 第16-17页 |
4、人民主权与自治 | 第17-18页 |
(二) 民事权利自力救济的经济分析 | 第18-19页 |
1、经济分析法学派的自力救济理论 | 第18-19页 |
2、自力救济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 第19页 |
(三) 民事权利自力救济的法价值考量 | 第19-21页 |
1、正义价值 | 第19-20页 |
2、秩序价值 | 第20-21页 |
二、民事权利自力救济的途径 | 第21-33页 |
(一) 一般自力救济 | 第21-25页 |
1、自助行为 | 第21-23页 |
2、自卫行为 | 第23-25页 |
(二) 特殊自力救济 | 第25-33页 |
1、对物权的特殊自力救济 | 第25-30页 |
2、对债权的特殊自力救济 | 第30-33页 |
三、民事权利自力救济与公力救济的冲突与交融 | 第33-38页 |
(一) 自力救济与公力救济的冲突 | 第33-35页 |
1、自力救济——权利主体与救济主体的一体化 | 第33-35页 |
2、公力救济:权利主体与救济主体的分离 | 第35页 |
(二) 自力救济与公力救济的交融 | 第35-38页 |
1、自力救济中的“法律背影” | 第35-36页 |
2、公力救济中的“自力”因素 | 第36-38页 |
四、我国民事权利自力救济制度的构建 | 第38-44页 |
(一) 我国民事权利自力救济的立法现状与学说 | 第38-40页 |
1、法律范围内的民事权利自力救济 | 第38页 |
2、学理范围内的民事权利自力救济 | 第38-39页 |
3、法律规制范围之外的自力救济 | 第39-40页 |
(二) 我国民事权利自力救济制度的立法构想 | 第40-44页 |
1、我国民事权利自力救济模式的选择 | 第40-41页 |
2、全面规定民事权利自力救济的内容 | 第41-43页 |
3、将非暴力型的民事权利自力救济方式纳入救济制度体系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参考政策法规 | 第46-48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个人简况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