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第三节 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第13-15页 |
一、 创新点 | 第13-14页 |
二、 不足 | 第14页 |
三、 展望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的基础理论 | 第15-23页 |
第一节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概述 | 第15-18页 |
一、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内涵 | 第15-16页 |
二、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特征 | 第16-17页 |
三、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分类 | 第17-18页 |
第二节 非经营国有资产监管的概念和法律定位 | 第18-19页 |
一、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的概念 | 第18-19页 |
二、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的法律定位 | 第19页 |
第三节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一、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的法学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二、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我国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法律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3-32页 |
第一节 我国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法律监管的现状 | 第23-25页 |
一、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法规和规章数量庞杂 | 第23-24页 |
二、 财政部两个“办法”的出台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我国非经营国有资产法律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25-32页 |
一、 我国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法律体系的缺陷 | 第25-26页 |
二、 我国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法律制度不完备 | 第26-32页 |
第四章 国内外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法律监管模式和经验借鉴 | 第32-38页 |
第一节 国外政府资产法律监管模式和经验借鉴 | 第32-34页 |
一、 国外政府资产的法律监管模式 | 第32-33页 |
二、 国外政府资产法律监管的经验借鉴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国内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模式的探索和启示 | 第34-38页 |
一、 国内几种主要的监管模式 | 第35-36页 |
二、 国内监管模式的经验启示 | 第36-38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法律监管 | 第38-56页 |
第一节 我国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的目标和原则 | 第38-41页 |
一、 我国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的目标 | 第38-39页 |
二、 我国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的原则 | 第39-41页 |
第二节 我国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法律体系的完善 | 第41-46页 |
一、 尽快出台《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法》 | 第41-43页 |
二、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法律体系内部关系的和谐统一 | 第43-46页 |
第三节 我国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46-56页 |
一、 理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体制 | 第46-52页 |
二、 完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制度 | 第52-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