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后熟机理探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7页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目前研究现状第11-16页
     ·小麦后熟对其发芽率的影响第11页
     ·小麦后熟对硬度的影响第11-12页
     ·小麦后熟对淀粉和糖类的影响第12-13页
     ·小麦后熟对蛋白质组成及结构的影响第13-14页
     ·小麦后熟对脂类的影响第14页
     ·小麦后熟对重要酶类的影响第14-15页
     ·小麦后熟对出粉率的影响第15页
     ·小麦后熟色泽的影响第15页
     ·小麦后熟对细度的影响第15-16页
     ·小麦后熟对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第16页
     ·小麦后熟对烘焙品质的影响第16页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后熟过程中小麦籽粒品质及加工特性变化第17-42页
   ·引言第17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7-19页
     ·实验材料第17页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第17页
     ·实验方法第17-19页
     ·数据分析与处理第19页
   ·结果与分析第19-41页
     ·小麦后熟过程中硬度的变化第19-20页
     ·小麦后熟过程中籽粒含水量的变化第20页
     ·小麦后熟过程中籽粒直径、重量及容重的变化第20-22页
     ·小麦后熟过程中籽粒显微结构的变化第22-29页
     ·小麦后熟过程中出粉率的变化第29-30页
     ·小麦后熟过程中制粉粒度分布的变化第30-32页
     ·小麦后熟过程中面粉的白度的变化第32-33页
     ·不同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33-39页
     ·部分指标的显著性分析第39-41页
   ·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后熟过程中小麦碳水化合物及糊化特性的变化第42-55页
   ·引言第42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2-43页
     ·实验材料第42页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42页
     ·实验方法第42-43页
     ·数据分析及处理第43页
   ·结果与分析第43-54页
     ·小麦后熟过程中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第43-44页
     ·小麦后熟过程中淀粉含量的变化第44-45页
     ·小麦后熟过程中淀粉糊化特性的变化第45-48页
     ·小麦后熟过程中 a-淀粉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第48页
     ·不同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48-54页
   ·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后熟过程中小麦蛋白及相关品质的变化第55-87页
   ·引言第55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55-58页
     ·实验材料第55页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55页
     ·实验方法第55-58页
     ·数据分析及处理第58页
   ·结果与分析第58-86页
     ·小麦后熟过程中面筋的变化第58-59页
     ·小麦后熟过程中沉降值的变化第59页
     ·小麦后熟过程中蛋白的变化第59-62页
     ·小麦后熟过程中巯基、二硫键的变化第62页
     ·小麦后熟过程中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电泳的变化第62-71页
       ·小麦后熟过程中醇溶蛋白的变化第62-67页
       ·小麦过程中麦谷蛋白的变化第67-71页
     ·小麦后熟过程中流变学特性的变化第71-74页
     ·流变学特性与蛋白相关的相关性分析第74-86页
   ·小结第86-87页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第87-89页
   ·结论第87-88页
     ·小麦后熟过程中籽粒及加工特性的变化第87页
     ·小麦后熟过程中还原糖、淀粉、酶类含量的变化及对面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第87-88页
     ·小麦后熟过程中蛋白组分变化与面粉流变学特性的关系第88页
   ·展望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2页
致谢第92-93页
作者简介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收获小麦储藏通风中粮情(参数)变化研究
下一篇:不同贮藏方式对山药品质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