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龙泉山灌区杂交中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前言 | 第11-19页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水稻常规灌溉的缺点 | 第12页 |
·水稻节水灌溉的作用与分类 | 第12-14页 |
·水稻节水灌溉的生理、生态基础及节水潜力 | 第14-15页 |
·水稻节水灌溉的节水、增产机理 | 第15-17页 |
·水稻节水灌溉的生态环境效应 | 第17-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9页 |
·试验区概况 | 第19页 |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试验设计 | 第19-20页 |
·前期准备 | 第20页 |
·设计处理 | 第20页 |
·测定内容与方法 | 第20-21页 |
·灌溉水量的观测 | 第20页 |
·水稻不同生育期生物量的测定 | 第20-21页 |
·水稻不同生育期株高的测定 | 第21页 |
·水稻产量构成的测定 | 第21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1-2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41页 |
·灌溉方式对水稻分蘖日增量的影响 | 第22页 |
·灌溉方式对水稻不同生育期株高的影响 | 第22-26页 |
·分蘖期株高 | 第22-23页 |
·拔节期株高 | 第23页 |
·抽穗期株高 | 第23-25页 |
·成熟期株高 | 第25-26页 |
·灌溉方式对水稻不同生育期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第26-28页 |
·分蘖期叶面积系数 | 第26-27页 |
·拔节期叶面积系数 | 第27页 |
·抽穗期叶面积系数 | 第27-28页 |
·灌溉方式对水稻不同生育期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影响 | 第28-32页 |
·分蘖期地上部分生物量 | 第28-29页 |
·拔节期地上部分生物量 | 第29页 |
·抽穗期地上部分生物量 | 第29-31页 |
·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产量 | 第31-32页 |
·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 第32-36页 |
·有效穗 | 第32页 |
·穗长 | 第32-33页 |
·每穗小穗数 | 第33页 |
·单穗重 | 第33-35页 |
·每穗颗粒组成 | 第35-36页 |
·千粒重 | 第36页 |
·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第36-38页 |
·理论产量 | 第36-38页 |
·实际产量 | 第38页 |
·灌溉方式对水稻耗水状况的影响 | 第38-41页 |
·耗水量 | 第38-40页 |
·耗水系数 | 第40-41页 |
4. 讨论 | 第41-45页 |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营养生长的影响 | 第41-42页 |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 第4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