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 萝卜多倍体诱导鉴定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多倍体植物的特征 | 第12-13页 |
·多倍体诱导研究进展 | 第13页 |
·化学方法诱导多倍体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多倍体倍性鉴定方法 | 第14-15页 |
·植株倍性水平的早期鉴定 | 第14-15页 |
·染色体计数法鉴定植株倍性 | 第15页 |
2 同源四倍体植物低稔性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同源四倍体育性低的原因 | 第15-16页 |
·同源四倍体减数分裂 | 第16页 |
3 二倍体染色体加倍后的分子水平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多倍化后遗传变化 | 第16-17页 |
·多倍化后表观遗传甲基化变化研究进展 | 第17页 |
·多倍化后蛋白组学变化 | 第17-18页 |
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20-51页 |
第一章 利用Oryzalin进行萝卜四倍体种质创制 | 第20-31页 |
摘要 | 第20-2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1-23页 |
·植物材料 | 第21页 |
·诱变剂 | 第21页 |
·植物培养与处理 | 第21-22页 |
·叶片气孔观察 | 第22页 |
·染色体加倍植株的花粉母细胞染色体观察 | 第22页 |
·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 | 第22-2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3-28页 |
·不同浓度的Oryzalin和秋水仙素处理萝卜染色体加倍效果 | 第23-25页 |
·Oryzalin和秋水仙素滴定茎尖生长点的诱导效果 | 第23-24页 |
·浸种法诱导染色体加倍效果 | 第24-25页 |
·滴定法处理萝卜倍性水平的确定 | 第25-28页 |
·滴定法的植株形态鉴定 | 第25-26页 |
·植株倍性细胞学鉴定 | 第26-27页 |
·染色体鉴定 | 第27-28页 |
·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和倍性的相关性研究 | 第28页 |
3 讨论 | 第28-31页 |
·不同药剂诱导不同基因型萝卜四倍体 | 第28-29页 |
·四倍体萝卜不同鉴定方法 | 第29页 |
·萝卜多倍体育种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同源四倍体萝卜低稔性研究 | 第31-40页 |
摘要 | 第31-3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2-33页 |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试验方法 | 第32-33页 |
·花粉整齐度的观察 | 第32页 |
·花粉生活力的测定 | 第32页 |
·花粉管伸长观察 | 第32-33页 |
·四倍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 第33页 |
2 结果分析 | 第33-37页 |
·二倍体与四倍体萝卜花粉粒整齐度的比较 | 第33页 |
·二倍体与四倍体花粉活力比较 | 第33-34页 |
·花粉管萌发观察 | 第34页 |
·四倍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 第34-37页 |
3 讨论 | 第37-40页 |
·萝卜四倍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与育性的关系 | 第37页 |
·提高萝卜四倍体低稔性 | 第37-40页 |
第三章 萝卜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第40-51页 |
摘要 | 第40-4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1-44页 |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4页 |
·叶片总RNA提取 | 第41页 |
·RNA纯化 | 第41-42页 |
·cDNA的第一条链合成 | 第42-43页 |
·PCR产物的聚丙烯酰胺电泳 | 第43-44页 |
2 结果分析 | 第44-48页 |
·萝卜总RNA的提取 | 第44-45页 |
·萝卜不同倍性水平mRNA差异显示分析 | 第45页 |
·差异表达基因片段的再扩增 | 第45页 |
·序列分析 | 第45-47页 |
·四倍体和二倍体在差异TDFs的功能分类 | 第47-48页 |
3 讨论 | 第48-51页 |
·mRNA差异显示技术的优缺点 | 第48页 |
·不同倍性水平下差异表达片段的功能 | 第48-51页 |
·光合作用相关基因 | 第48-49页 |
·胁迫响应相关基因 | 第49页 |
·转录调控相关基因 | 第49-51页 |
全文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