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导论 | 第10-13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及本文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习仲勋在西北地区土地改革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 第13-23页 |
一、因地制宜地进行土地改革 | 第13-17页 |
1、推行调剂平补的政策 | 第13-14页 |
2、提出分三类进行土地改革的意见 | 第14-15页 |
3、坚持民族团结与土地改革并进 | 第15-17页 |
二、注重调查研究,深入实际地进行土地改革 | 第17-20页 |
1、深入农村,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 | 第17-18页 |
2、实事求是地对待错误 | 第18-19页 |
3、点面结合的工作方法 | 第19-20页 |
三、灵活有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 | 第20-23页 |
1、把党的领导与发动群众有机地相结合 | 第20-21页 |
2、划分阶级不因循守旧,以维护群众的利益为前提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习仲勋在西北地区的民族工作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 第23-34页 |
一、在民族差异中达成团结 | 第23-26页 |
1、循序渐进,灵活变通地开展民族工作 | 第23-25页 |
2、统筹兼顾,自上而下地搞好民族团结工作 | 第25-26页 |
二、在区域自治中求得平等 | 第26-29页 |
1、全面调查了解,为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进行周密准备 | 第26-27页 |
2、两种方式相结合,有步骤地推行民族区域自治 | 第27-28页 |
3、进行深入系统的检查工作,落实政策的执行力度 | 第28-29页 |
三、在解决民族纷争和民族互动中谋求共同发展 | 第29-34页 |
1、有策略地解决民族之间的纷争和叛乱 | 第30-31页 |
2、正确处理民族交流与共同发展的关系 | 第31-34页 |
第三章 习仲勋在西北地区的建设工作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 第34-44页 |
一、解放战争时期,探索适合西北地区的生产建设道路 | 第34-36页 |
二、在新解放区,有条不紊地进行接管城市工作 | 第36-38页 |
1、在进行社会工作的各项改革过程中,要不急不躁 | 第36-37页 |
2、在接管城市的方针政策上,要合理利用,逐步改革 | 第37页 |
3、在接管城市的实践中,注重把握事物的规律性 | 第37-38页 |
三、建国初期,对西北地区建设工作的全面探索 | 第38-44页 |
1、适时转移工作重心,努力恢复和发展经济建设 | 第38-40页 |
2、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大力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 第40-44页 |
第四章 习仲勋主政西北局期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的历史启示 | 第44-51页 |
一、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遵循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 | 第44-45页 |
二、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用其立场和方法解决问题 | 第45-46页 |
三、坚持以广泛地调查研究为依据,以实践为检验标准 | 第46-47页 |
四、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有效地整合各方面的力量 | 第47-48页 |
五、坚持不断创新的精神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 第48-49页 |
六、坚持继承、充实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54-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