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与消费论文

论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6页
 (一)选题意义第11-12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2-14页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第14-16页
一、马克思关于生活方式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相关理论概述第16-22页
 (一)生活和生活方式第16-18页
  1. 生活的内涵第16页
  2. 生活方式的内涵第16-17页
  3. 生活方式的特点第17-18页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相关理论概述第18-20页
  1.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第18-19页
  2. 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是现实中的人第19页
  3. 人的全面发展存在于人的历史的生成过程之中第19-20页
 (三)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第20-22页
  1. 生活方式制约着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程度第20页
  2.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新的生活方式的归宿第20页
  3. 生活方式和人的全面发展统一于实践过程之中第20-22页
二、构建新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第22-25页
 (一)理论意义第22-23页
  1. 有利于深入认识生活与哲学之间的关系第22页
  2.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第22-23页
  3. 有利于巩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23页
 (二)现实意义第23-25页
  1.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第23页
  2.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第23-24页
  3. 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第24-25页
三、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存在的弊端制约了人的全面发展第25-32页
 (一)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第25-26页
  1. 消费主义的内涵及表现第25页
  2. 消费主义制约了人的主体性的发挥第25-26页
 (二)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第26-27页
  1. 享乐主义的内涵及表现第26页
  2. 享乐主义消磨人的意志并最终会葬送人类文明成果第26-27页
 (三)现实主义的生活方式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第27-28页
  1. 现实主义的内涵及表现第27-28页
  2. 现实主义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第28页
 (四)个人主义的生活方式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第28-30页
  1. 个人主义的内涵及表现第28-29页
  2. 个人主义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第29-30页
 (五)科学主义的生活方式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第30-32页
  1. 科学主义的内涵及表现第30页
  2. 科学主义加剧了人的精神世界的贫困第30-32页
四、构建新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路径选择第32-45页
 (一)用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指导新的生活方式的构建第32-33页
  1.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兴起第32页
  2. 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的思想第32页
  3. 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思想对构建新的生活方式的指导意义第32-33页
  4. 构建新的生活方式蕴含于人的解放道路的探索之中第33页
 (二)通过教育途径加大宣传力度,使新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第33-35页
  1. 重视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第33-34页
  2. 实施终身教育,实现生活方式的可持续发展第34页
  3. 加大教育投入,用教育唤醒人的自我意识第34-35页
  4. 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勇于承担起建立构建新生活方式的责任第35页
 (三)改变把劳动视为一种手段,使劳动成为目的本身第35-37页
  1. 逐步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劳动第35-36页
  2. 完善法律法规,合理调整劳动时间比例第36页
  3. 加强个人或群体间互相学习,增强劳动的自主性第36-37页
  4. 正确理解劳动的社会性和科学性第37页
 (四)改变消费模式加大文化消费活动的比重第37-39页
  1. 加大宣传力度,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第37-38页
  2. 加强文化建设,改变消费模式第38页
  3. 整合科技与教育,用先进文化引领人的消费第38-39页
  4. 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提高整体文化消费能力第39页
 (五)认真审视现阶段人的交往方式第39-42页
  1. 正确认识当下人的交往第39-40页
  2. 发挥主体间性在交往中的积极作用第40-41页
  3. 注重主体交往间的均衡或平等第41页
  4. 交往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程度得以提高的重要途径第41-42页
 (六)提高休闲活动的层次和品味第42-45页
  1. 正确认识现阶段人的休闲活动第42页
  2. 转变休闲模式,挖掘休闲的创造意蕴第42-43页
  3. 改善休闲的精神状态第43页
  4. 完善休闲的实践目标第43-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附录第48-51页
后记第51-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朱用纯思想初探
下一篇:自由·责任·超越--萨特存在主义人道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