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3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与创新处 | 第14-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研究的创新处 | 第14-17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分析问题的理论基础 | 第17-35页 |
·非政府组织的基本内涵 | 第17-24页 |
·非政府组织的涵义 | 第17-18页 |
·非政府组织的特征 | 第18-20页 |
·非政府组织的职能 | 第20-21页 |
·当前参与我国农村残疾人救助的非政府组织 | 第21-24页 |
·农村残疾人救助的基本内容 | 第24-30页 |
·农村残疾人的定义及分类 | 第24-25页 |
·农村残疾人救助的概念及特征 | 第25-27页 |
·农村残疾人救助的主要内容 | 第27-30页 |
·农村残疾人救助的基本理论 | 第30-35页 |
·社会公平与公民权利理论 | 第30-31页 |
·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理论 | 第31-32页 |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理论 | 第32-35页 |
第3章 非政府组织对我国农村残疾人救助的依据、现状 | 第35-45页 |
·非政府组织对我国农村残疾人救助的依据 | 第35-37页 |
·有效地整合并利用社会资源 | 第35页 |
·救助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强 | 第35-36页 |
·救助效率及透明度高 | 第36页 |
·贴近基层、群众基础广泛 | 第36页 |
·弘扬全民族的人道主义关怀 | 第36页 |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第36-37页 |
·非政府组织对我国农村残疾人救助的现状—以陕西省某县为例 | 第37-45页 |
·调研对象整体概况 | 第37页 |
·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第37-38页 |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第38-39页 |
·非政府组织对农村残疾人救助的现状 | 第39-45页 |
第4章 非政府组织对我国农村残疾人救助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5-55页 |
·非政府组织对我国农村残疾人救助中存在的问题 | 第45-50页 |
·宏观方面问题的具体表现 | 第45-48页 |
·微观方面问题的具体表现 | 第48-50页 |
·非政府组织对我国农村残疾人救助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50-55页 |
·外部制度环境因素 | 第50-51页 |
·内部自身制约因素 | 第51-55页 |
第5章 完善非政府组织对我国农村残疾人救助的对策建议 | 第55-63页 |
·国家应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救助环境 | 第55-57页 |
·改革双重管理体制,破除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障碍 | 第55页 |
·健全政策法规,推动政府、企业以及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互动 | 第55-56页 |
·完善服务责任追究制,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评估和监督 | 第56-57页 |
·加大扶持力度,正确引导非政府组织参与残疾人救助 | 第57页 |
·非政府组织应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 | 第57-59页 |
·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 | 第57-58页 |
·完善自身的内部管理制度 | 第58页 |
·提高自身的公信力建设 | 第58-59页 |
·非政府组织应完善相应的救助项目 | 第59-63页 |
·农村残疾人生活救助 | 第59页 |
·农村残疾人医疗与康复救助 | 第59-60页 |
·农村残疾人教育救助 | 第60页 |
·农村残疾人就业救助 | 第60-61页 |
·农村残疾人养老救助 | 第61-63页 |
结语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附录一 | 第67-71页 |
附录二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