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地区高校学生公寓建筑形态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12页 |
·高校学生公寓建筑发展迅速 | 第10页 |
·世界能源与环境危机下建筑发展的新趋势 | 第10-11页 |
·我国建筑节能的推进存在误区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2页 |
·课题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 第12页 |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论文结构体系与框架 | 第13-15页 |
第2章 公寓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解析 | 第15-25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9页 |
·气候与建筑气候分区 | 第15-17页 |
·建筑气候学与生物气候设计 | 第17-18页 |
·形态与建筑形态学 | 第18-19页 |
·影响公寓建筑的主要气候因素 | 第19-21页 |
·太阳辐射 | 第19-20页 |
·空气温度 | 第20页 |
·大气湿度与降水 | 第20-21页 |
·风 | 第21页 |
·公寓建筑的能耗分析 | 第21-24页 |
·建筑能耗组成与建筑形态的关系 | 第21-22页 |
·寒冷地区公寓建筑的能耗特征 | 第22-23页 |
·寒冷地区公寓建筑的节能弊端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寒冷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气候适应性借鉴 | 第25-32页 |
·合院式民居 | 第25-28页 |
·分布及特点 | 第25页 |
·空间形态的气候适应性 | 第25-27页 |
·构筑形态的气候适应性 | 第27-28页 |
·窑居式民居 | 第28-31页 |
·分布及特点 | 第28页 |
·形成的自然条件 | 第28-29页 |
·空间形态的气候适应性 | 第29-30页 |
·构筑形态的气候适应性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适应气候的公寓场地设计 | 第32-41页 |
·公寓园区的规划设计 | 第32-33页 |
·良好的生态环境 | 第32页 |
·合理的组团布局 | 第32-33页 |
·公寓建筑群的布局设计 | 第33-36页 |
·争取日照 | 第33-34页 |
·避风与通风 | 第34-36页 |
·建筑朝向 | 第36-37页 |
·外部环境的景观设计 | 第37-39页 |
·绿化 | 第38-39页 |
·水体 | 第39页 |
·铺地 | 第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5章 适应气候的公寓体形与空间设计 | 第41-50页 |
·公寓体形与气候 | 第41-44页 |
·利于保温的公寓体形 | 第41-44页 |
·利于避风的公寓体形 | 第44页 |
·公寓空间与气候 | 第44-49页 |
·根据热环境合理分区 | 第44-46页 |
·阳光间设计 | 第46页 |
·利于通风的空间设计 | 第46-48页 |
·利于采光的空间设计 | 第48-49页 |
·出入口设计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6章 适应气候的公寓围护结构设计 | 第50-59页 |
·外墙设计 | 第50-52页 |
·合理选择外墙材料 | 第50-51页 |
·合理选择保温形式 | 第51-52页 |
·外窗设计 | 第52-54页 |
·合理确定窗体面积 | 第52-53页 |
·选择新型节能的玻璃材料 | 第53-54页 |
·选择适当材料和构造的窗框 | 第54页 |
·屋面设计 | 第54-55页 |
·外保温屋面 | 第55页 |
·倒置式屋面 | 第55页 |
·遮阳设计 | 第55-58页 |
·遮阳分类和形式 | 第56-57页 |
·寒冷地区公寓遮阳形式选择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59页 |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后记 | 第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