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自动控制理论论文

量子系统的状态控制及相干保持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9页
   ·量子系统控制概览第13-19页
     ·量子控制早期发展第13-15页
     ·量子系统控制理论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5-19页
   ·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第19-24页
     ·基于李雅普诺夫理论的量子控制的现状第19-21页
     ·量子控制landscape的提出与发展第21-22页
     ·开放量子系统退相干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第22-24页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创新点以及内容结构第24-29页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第24-25页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25-26页
     ·本论文的内容结构第26-29页
第2章 背景知识介绍第29-43页
   ·量子力学基础第29-33页
     ·量子态与状态空间第29-30页
     ·物理量和算符第30-31页
     ·量子态演化方程第31-32页
     ·多体系统及纠缠态第32-33页
   ·数学知识准备第33-36页
     ·量子系统演化方程的图景变换第33-34页
     ·直积与部分积运算第34-36页
   ·开放量子系统第36-40页
     ·主方程模型第36-37页
     ·量子退相干基本模式第37-39页
     ·开放量子系统的无退相干子空间第39-40页
   ·量子控制图景及其控制临界点第40-43页
第3章 基于李雅普诺夫理论的状态控制第43-69页
   ·双自旋系统中纠缠态的制备第43-52页
     ·双自旋系统的相互作用绘景模型第43-46页
     ·基于观测算符平均值的李雅普诺夫控制律设计第46-48页
     ·Bell态的收敛性证明第48-50页
     ·数值仿真及其结果分析第50-52页
   ·二能级系统中混合态的纯化第52-56页
     ·引入辅助系统的纯化方法第52-53页
     ·基于状态间距离的李雅普诺夫控制律设计第53-55页
     ·数值仿真和结果对比第55-56页
   ·基于无退相干子空间的状态转移及其收敛性分析第56-67页
     ·Lindbald主方程及无退相干子空间第57-59页
     ·基于观测算符平均值的李雅普诺夫控制律设计第59-60页
     ·观测算符P的构造及收敛性分析第60-64页
     ·数值验证及讨论第64-67页
   ·小结第67-69页
第4章 基于最优控制技术的量子状态转移第69-85页
   ·n能级开放量子系统的状态转移控制图景第69-73页
     ·n能级开放量子系统模型第69-71页
     ·状态转移控制图景及其控制临界点第71-72页
     ·DMORPH算法第72-73页
   ·二能级系统状态转移控制图景第73-84页
     ·二能级系统的Bloch矢量表示及控制临界点分析第73-77页
     ·D-MORPH算法探索控制图景及最优控制时间第77-84页
   ·小结第84-85页
第5章 量子系统的相干性保持第85-105页
   ·单比特精确解耦策略第85-87页
   ·三能级原子的相干性保持第87-96页
     ·三能级Λ型原子模型与控制目标第87-88页
     ·控制场的设计及其对纯度变化的影响第88-91页
     ·奇异性问题的分析第91-93页
     ·数值仿真与讨论第93-96页
   ·N能级原子的相干性保持第96-103页
     ·N能级Ξ原子模型与相干性函数第96-99页
     ·控制变量的设计及奇异性问题分析第99-101页
     ·数值仿真结果及分析第101-103页
   ·小结第103-105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05-109页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总结第105-106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第106-107页
   ·研究展望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21页
附录1 旋转波近似下的H_C的导出第121-122页
附录2 引理3.2的证明第122-125页
致谢第125-12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研究论文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随机复杂系统的滤波、同步及应用
下一篇:针对类别不平衡和代价敏感分类问题的特征选择和分类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