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与冲突:清代乡村社会纠纷--以《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辑刊》为例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绪论 | 第9-17页 |
| 一、研究思路和基础 | 第9-10页 |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0-14页 |
|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4-17页 |
| 第一章 乡民日常生活中的纠纷 | 第17-31页 |
| 一、口角纠纷 | 第17-20页 |
| 1、夫妻口角 | 第17-19页 |
| 2、其他口角 | 第19-20页 |
| 二、婚外性纠纷 | 第20-23页 |
| 三、挟恨、敲诈、图赖、投毒与谋杀 | 第23-28页 |
| 1、挟恨 | 第23-25页 |
| 2、敲诈 | 第25页 |
| 3、图赖 | 第25-26页 |
| 4、投毒和谋杀 | 第26-28页 |
| 四、匿报案 | 第28-31页 |
| 第二章 土地纠纷 | 第31-41页 |
| 一、田界、地界纠纷 | 第31-32页 |
| 二、土地买卖 | 第32-34页 |
| 三、地主与佃户 | 第34-41页 |
| 1、欠租 | 第35页 |
| 2、回赎 | 第35-37页 |
| 3、押租 | 第37页 |
| 4、争佃、夺佃、转佃 | 第37-38页 |
| 5、撤佃、退佃 | 第38-41页 |
| 第三章 公共事务纠纷 | 第41-49页 |
| 一、水权纠纷 | 第41-45页 |
| 二、山林纠纷 | 第45-46页 |
| 三、社庙纠纷 | 第46-49页 |
| 第四章 秩序与冲突:法律和道德视野下的社会控制 | 第49-59页 |
| 一、州县官员以《大清律例》为中心对纠纷的处理 | 第50-52页 |
| 1、《大清律例》 | 第50-51页 |
| 2、对社会秩序的控制 | 第51-52页 |
| 二、在州县和乡村游走:乡绅、族长和地保 | 第52-56页 |
| 1、乡绅 | 第53-54页 |
| 2、族长 | 第54-55页 |
| 3、地保 | 第55-56页 |
| 三、以习惯法为主的民间法在冲突中对秩序的维护 | 第56-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 致谢 | 第65-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