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分析在国家安全战略风险识别中的应用--以南海争端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7页 |
1 绪论 | 第17-31页 |
·研究背景 | 第17页 |
·研究对象与意义 | 第17-20页 |
·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8-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7页 |
·信息源与文献调研 | 第20-23页 |
·信号分析与战略风险研究综述 | 第23-27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7-28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8-30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30-31页 |
2 风险信号识别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31-43页 |
·风险信号识别的基本概念 | 第31-38页 |
·国家安全战略风险 | 第31-33页 |
·战略风险识别 | 第33-34页 |
·信号的概念 | 第34-36页 |
·信号与信息的关系 | 第36-38页 |
·信号分析和辨识的研究 | 第38页 |
·风险信号识别的理论基础 | 第38-41页 |
·国家安全战略风险识别所借用的一般预测原理 | 第38-41页 |
·信号分析的竞争反应预测 | 第41页 |
·信号分析对国家安全战略风险识别的影响 | 第41-43页 |
3 国家安全战略风险识别的信号分析模型 | 第43-55页 |
·战略风险识别的内容 | 第44-47页 |
·风险识别的理论模式 | 第44-45页 |
·战略风险识别概念模型 | 第45-46页 |
·战略风险识别的决策过程 | 第46-47页 |
·战略风险形成过程分析 | 第47-49页 |
·基于“组织-环境”的战略风险形成过程 | 第47-48页 |
·影响战略风险形成的战略信息要素 | 第48-49页 |
·战略风险识别的信号分析技术和方法 | 第49-55页 |
·风险识别技术 | 第49-52页 |
·基于信号分析的竞争反应 | 第52-55页 |
4 信号视角下国家安全战略风险要素确定 | 第55-71页 |
·国家安全战略风险产生的动因 | 第55-58页 |
·国家安全战略风险产生的原因 | 第55-57页 |
·战略风险的一般演变过程 | 第57-58页 |
·风险信号的指标与维度 | 第58-61页 |
·信号的产生机制 | 第58-59页 |
·信号生长过程 | 第59-60页 |
·指标体系的形成 | 第60-61页 |
·战略风险因素的分类与量化 | 第61-71页 |
·风险预警指标的分类和确认 | 第61-62页 |
·风险要素与量化 | 第62-65页 |
·国家安全战略风险要素分析 | 第65-71页 |
5 国家安全战略风险的信号辨识与解读 | 第71-93页 |
·国家安全战略风险识别的原则与途径 | 第71-75页 |
·影响风险信号获取的因素 | 第71-72页 |
·国家安全战略风险识别的不确定性 | 第72-73页 |
·国家安全战略风险识别的相关原则 | 第73-74页 |
·国家安全战略风险识别的基本途径 | 第74-75页 |
·风险信号的扫描与监测 | 第75-81页 |
·目标的确定 | 第76页 |
·监测模式的选择 | 第76-77页 |
·风险信号扫描与监测模型 | 第77-78页 |
·信号扫描与监测的原则及策略 | 第78-79页 |
·扫描与监测流程 | 第79-81页 |
·风险信号的分析 | 第81-93页 |
·风险信号分析的方法维度 | 第82-86页 |
·国家安全战略风险的事件分析 | 第86-93页 |
6 南海冲突信号扫描原型构建与风险信号分析 | 第93-121页 |
·南海情势信号动态识别需求 | 第93页 |
·系统功能模块 | 第93-105页 |
·南海信息分类体系构建 | 第94-95页 |
·系统建设方案 | 第95-101页 |
·原型系统 | 第101-105页 |
·南海冲突的风险事件分析 | 第105-121页 |
·风险事件要素分析 | 第105-114页 |
·风险信号分析 | 第114-121页 |
7 结语 | 第121-124页 |
·主要结论与贡献 | 第121-123页 |
·本文对理论研究的贡献 | 第121-122页 |
·本文对实践活动的贡献 | 第122-123页 |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2页 |
致谢 | 第132-13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133-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