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活性炭吸附剂概述 | 第9-11页 |
1.1.1 活性炭吸附剂的性质 | 第9-10页 |
1.1.2 活性炭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 第10-11页 |
1.2 活性炭吸附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2.1 活性炭吸附剂在染料废水中应用 | 第11-12页 |
1.2.2 活性炭吸附剂在重金属废水中的应用 | 第12-14页 |
1.2.3 活性炭吸附剂在其它污染物废水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1.3 气浮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1.3.1 在染料废水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1.3.2 在重金属废水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1.3.3 在其它污染物废水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1.4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9页 |
1.5 本课题创新点 | 第19页 |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活性炭带式吸附剂的吸附和脱附性能 | 第21-33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1-25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21页 |
2.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21-22页 |
2.2.3 活性炭带式吸附剂的制备 | 第22页 |
2.2.4 活性炭带式吸附剂对结晶紫的吸附性能测试 | 第22-23页 |
2.2.5 乙醇对活性炭带式吸附剂的脱附性能及再生测试 | 第23-24页 |
2.2.6 结晶紫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24-25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5-31页 |
2.3.1 活性炭带式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 第25-28页 |
2.3.2 活性炭带式吸附剂的脱附及再生性能 | 第28-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间歇气助活性炭带式吸附去除废水中结晶紫 | 第33-48页 |
3.1 引言 | 第33-3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4-37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34页 |
3.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34页 |
3.2.3 活性炭吸附带的制备 | 第34页 |
3.2.4 结晶紫的测定与吸附性能测试 | 第34-35页 |
3.2.5 间歇气助吸附分离装置与实验过程 | 第35-37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7-47页 |
3.3.1 间歇气助吸附分离的吸附性能及再生分析 | 第37-47页 |
3.4 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气助活性炭带式吸附全流程连续处理悬浮废水中的结晶紫 | 第48-59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4.2.1 实验原料 | 第48页 |
4.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48-49页 |
4.2.3 活性炭带式吸附剂的制备 | 第49页 |
4.2.4 连续气助吸附性能测试 | 第49页 |
4.2.5 连续气助吸附分离装置及实验过程 | 第49-50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0-57页 |
4.3.1 连续气助吸附分离的稳态分析 | 第50-51页 |
4.3.2 原料液的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4.3.3 原料液的初始pH的影响 | 第52-53页 |
4.3.4 气速的影响 | 第53页 |
4.3.5 离子强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4.3.6 连续气助带式吸附分离用于直接处理悬浮废水 | 第54-55页 |
4.3.7 连续气助吸附分离的再生分析 | 第55-56页 |
4.3.8 活性炭带式吸附剂与颗粒状吸附剂的对比 | 第56-57页 |
4.4 小结 | 第57-5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5.1 结论 | 第59-60页 |
5.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60页 |
5.3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