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1页 |
第一章 激励机制概述 | 第11-15页 |
第一节 激励的内涵 | 第11-13页 |
一、 激励的概念 | 第11页 |
二、 激励的要素 | 第11-13页 |
第二节 激励机制的内涵 | 第13页 |
一、 激励机制的概念 | 第13页 |
二、 构建激励机制的意义 | 第13页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激励机制的内涵 | 第13-15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与激励机制的关系 | 第13-14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的内涵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 第15-31页 |
第一节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主要内容分析 | 第15-21页 |
一、 激励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 | 第15-16页 |
二、 激励学生坚定正确理想信念 | 第16-17页 |
三、 激励学生培养良好道德规范 | 第17-18页 |
四、 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 第18-19页 |
五、 激励学生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 第19页 |
六、 激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 | 第19-20页 |
七、 激励学生勇于参加社会实践 | 第20-21页 |
第二节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主要制度分析 | 第21-24页 |
一、 资助制度 | 第21-23页 |
二、 奖励制度 | 第23页 |
三、 惩处制度 | 第23-24页 |
第三节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存在问题 | 第24-27页 |
一、 激励内容存在滞后,供需错位 | 第24页 |
二、 激励时机把握不当,忽视时效 | 第24-25页 |
三、 激励过程缺乏民主,有失公正 | 第25-26页 |
四、 激励方式采取不当,正负失衡 | 第26-27页 |
五、 激励评估存在不足,反馈不力 | 第27页 |
第四节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存在问题根源 | 第27-31页 |
一、 交流沟通不充足 | 第27-28页 |
二、 原则贯彻不平等 | 第28-29页 |
三、 策略选择不艺术 | 第29页 |
四、 制度体系不健全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理论分析 | 第31-39页 |
第一节 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理论依据 | 第31-36页 |
一、 对西方主要激励理论的借鉴 | 第31-34页 |
二、 对国内主要激励理论的传承 | 第34-36页 |
第二节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原则 | 第36-38页 |
一、 客观性原则 | 第36页 |
二、 整体性原则 | 第36-37页 |
三、 目的性原则 | 第37页 |
四、 发展性原则 | 第37页 |
五、 适时适度原则 | 第37页 |
六、 公平公正原则 | 第37-38页 |
第三节 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的功能 | 第38-39页 |
一、 导向功能 | 第38页 |
二、 强化功能 | 第38页 |
三、 动力功能 | 第38页 |
四、 调控功能 | 第38-39页 |
第四章 高校思学生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优化策略 | 第39-47页 |
第一节 了解需要 全程激励 | 第39-40页 |
一、 按需激励 | 第39页 |
二、 目标激励 | 第39页 |
三、 过程激励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把握时效,及时激励 | 第40-41页 |
一、 需要迫切之时 | 第40页 |
二、 环境变化之时 | 第40页 |
三、 荣誉取得之时 | 第40页 |
四、 遇到困难之时 | 第40-41页 |
五、 忏悔改过之时 | 第41页 |
第三节 公平公正 民主正义 | 第41-42页 |
一、 激励程度要合理 | 第41-42页 |
二、 激励标准要统一 | 第42页 |
三、 激励原则要公平 | 第42页 |
第四节 正负结合 奖惩分明 | 第42-43页 |
一、 讲究方式,惩罚有度 | 第42-43页 |
二、 委婉批评,防止逆反 | 第43页 |
三、 一视同仁,客观公正 | 第43页 |
四、 行事慎重,忌讳滥用 | 第43页 |
第五节 规范制度 健全体系 | 第43-47页 |
一、 强化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 第44页 |
二、 发挥校园文化核心作用 | 第44页 |
三、 建立科学绩效评估机制 | 第44-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