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国别风险防范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导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论文框架 | 第13-14页 |
2 国别风险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国别风险的定义 | 第14页 |
·国别风险的产生因素 | 第14-15页 |
·国别风险的类型 | 第15-16页 |
·主权风险 | 第15页 |
·转移风险 | 第15页 |
·货币风险 | 第15页 |
·宏观经济风险 | 第15-16页 |
·间接国别风险 | 第16页 |
·政治风险 | 第16页 |
·国别风险的特点 | 第16-18页 |
3 国别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 第18-22页 |
·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影响 | 第18-20页 |
·国际环境 | 第18-19页 |
·国内环境 | 第19-20页 |
·对我国银行业经营理念的影响 | 第20-22页 |
·对我国银行业跨国业务的影响 | 第20-21页 |
·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结构的影响 | 第21页 |
·对我国银行业员工素质的影响 | 第21-22页 |
4 国外商业银行对国别风险防范的实践及启示 | 第22-31页 |
·2011 年全球国别风险分析 | 第22-25页 |
·北美 | 第22-23页 |
·欧洲 | 第23页 |
·亚洲 | 第23-24页 |
·非洲 | 第24页 |
·拉丁美洲 | 第24-25页 |
·美国商业银行国别风险防范的实践 | 第25-26页 |
·瑞士银行国别风险防范模式 | 第26-27页 |
·国外商业银行国别危机的防范对我国的启示 | 第27-31页 |
·国别风险评估 | 第28页 |
·国别风险预警 | 第28-29页 |
·国别风险规避 | 第29-30页 |
·国别风险善后 | 第30-31页 |
5 我国商业银行对国别风险防范的现状分析 | 第31-44页 |
·我国商业银行国别风险防范现状 | 第31-33页 |
·中国银行 | 第31-32页 |
·中国建设银行 | 第32页 |
·中国农业银行 | 第32页 |
·中国工商银行 | 第32-33页 |
·我国商业银行国别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商业银行面临的国别风险正在不断加大 | 第33-34页 |
·国别风险意识淡薄 | 第34页 |
·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健全 | 第34页 |
·监管体系尚未完善 | 第34-35页 |
·商业银行国别风险评估的方法比较单一 | 第35页 |
·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 第35页 |
·监管技术人才不足 | 第35页 |
·我国商业银行国别风险防范案例 | 第35-44页 |
·项目概述 | 第35-36页 |
·结构安排 | 第36页 |
·融资方案 | 第36-37页 |
·国别风险分析 | 第37-39页 |
·小结 | 第39-44页 |
6 我国商业银行国别风险防范的建议 | 第44-55页 |
·将国别风险管理纳入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 第44页 |
·我国商业银行国别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 | 第44-51页 |
·建立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 第44-45页 |
·商业银行国别风险预警机制的指标分析 | 第45-48页 |
·建立我国商业银行国别风险预警机制 | 第48-51页 |
·国别风险分级管理的方法及流程 | 第51-54页 |
·不同等级国别风险的管理方法 | 第52-53页 |
·完善国别风险防范流程 | 第53-54页 |
·加强员工的国别风险防范培训 | 第54-5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