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六朝拟古诗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绪论第11-22页
 一、拟古诗的界定第11-14页
 二、拟古诗的研究历史和现状第14-15页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5-16页
 四、拟古诗兴起的原因第16-22页
  (一) 学习属文第16-17页
  (二) 托古言志第17-18页
  (三) 文学遗产的积累第18-20页
  (四) 模拟楚辞的风尚第20-22页
第一章 魏晋拟古诗第22-35页
 第一节 曹魏拟古诗第22-25页
 第二节 两晋拟古诗第25-35页
  一、西晋拟古诗概述第25-28页
  二、陆机《拟古诗十二首》第28-31页
  三、东晋拟古诗概述第31-32页
  四、陶渊明《拟古诗九首》第32-35页
第二章 南北朝拟古诗第35-64页
 第一节 刘宋拟古诗第35-46页
  一、刘宋拟古诗概述第35-37页
  二、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第37-41页
  三、鲍照拟古诗第41-46页
   (一) 《拟古八首》第41-44页
   (二) 《学刘公干体诗五首》第44-46页
 第二节 齐梁陈拟古诗第46-59页
  一、齐梁陈拟古诗概述第46-48页
  二、江淹拟古诗第48-59页
   (一) 《效阮公十五首》第48-53页
   (二) 《杂体诗三十首》第53-59页
 第三节 北朝拟古诗第59-64页
  一、北朝拟古诗概述第59-60页
  二、庾信《拟咏怀诗》第60-64页
第三章 六朝拟古诗的意义第64-70页
 第一节 拟古诗与作家成长第64-66页
 第二节 拟古诗与诗歌批评第66-70页
结语第70-73页
附录第73-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致谢第84-8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5-86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韩愈的俳谐诗
下一篇:宋代杨贵妃题材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