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北缘毛竹林群落生产力、有机碳及养分动态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24页 |
1 文献综述 | 第24-36页 |
·毛竹的生理特征及生长特性的研究动态 | 第25-27页 |
·生理特征 | 第25页 |
·生长条件 | 第25-26页 |
·生长规律 | 第26-27页 |
·毛竹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垦复整地 | 第27页 |
·林下套种及混交 | 第27页 |
·施肥与埋青 | 第27-28页 |
·其他措施 | 第28页 |
·毛竹林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 第28-30页 |
·毛竹林地上结构 | 第29-30页 |
·毛竹林地下结构 | 第30页 |
·毛竹林养分研究进展 | 第30-31页 |
·毛竹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进展 | 第31-32页 |
·毛竹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研究进展 | 第32-34页 |
·毛竹林土壤呼吸与碳平衡研究进展 | 第34页 |
·毛竹林水文功能研究进展 | 第34-36页 |
2 研究目的、意义 | 第36-37页 |
3 研究方法 | 第37-42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37-38页 |
·技术路线 | 第38-39页 |
·研究方法 | 第39-42页 |
·毛竹林生物量研究 | 第39页 |
·毛竹林碳贮(通)量研究 | 第39-40页 |
·毛竹林养分特征研究 | 第40-41页 |
·数据计算与分析 | 第41-42页 |
4 毛竹林分结构特点、生物量有机碳和养分储量 | 第42-59页 |
·毛竹林分结构特征 | 第42-47页 |
·立竹密度 | 第42-43页 |
·立竹眉径 | 第43-44页 |
·立竹年龄结构 | 第44-46页 |
·整齐度 | 第46页 |
·立竹均匀度 | 第46页 |
·叶面积指数 | 第46-47页 |
·毛竹林生物量特征 | 第47-51页 |
·毛竹各器官含水率差异 | 第47页 |
·毛竹生物量分配 | 第47-49页 |
·毛竹单株及林分生物量 | 第49-50页 |
·各器官生物量与眉径、株高的相关性分析 | 第50-51页 |
·毛竹林碳贮量 | 第51-53页 |
·毛竹各器官含碳量 | 第51-52页 |
·毛竹林碳贮量 | 第52-53页 |
·毛竹植株养分分布特征 | 第53-56页 |
·毛竹不同部位营养元素含量分析 | 第54-55页 |
·毛竹各器官营养元素相互关系分析 | 第55-56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6-59页 |
·毛竹林分结构特征 | 第56-57页 |
·毛竹林生物量 | 第57页 |
·毛竹林碳贮量 | 第57-58页 |
·毛竹养分含量 | 第58-59页 |
5 毛竹林凋落物和降雨的有机碳和养分通量 | 第59-78页 |
·毛竹凋落物量 | 第59-60页 |
·不同样地毛竹凋落物总量 | 第59-60页 |
·毛竹林凋落物量的动态变化 | 第60页 |
·毛竹林凋落物的碳输入量 | 第60-62页 |
·凋落物养分动态 | 第62-63页 |
·林内穿透雨及树干径流 | 第63-75页 |
·不同经营措施下毛竹秆茎流量与穿透雨量 | 第63-65页 |
·不同年龄毛竹竹秆茎流差异 | 第65-66页 |
·毛竹林降雨分配特征 | 第66-67页 |
·毛竹林雨水的养分特征 | 第67-74页 |
·雨水量与养分含量的关系 | 第74-75页 |
·小结 | 第75-78页 |
·毛竹凋落物量 | 第75页 |
·毛竹林凋落物碳输入量 | 第75页 |
·毛竹凋落物养分含量 | 第75-76页 |
·毛竹林水文特征 | 第76-78页 |
6 毛竹林土壤氮矿化特性、有机碳和养分储量特点 | 第78-108页 |
·毛竹林土壤氮素矿化 | 第78-82页 |
·毛竹林土壤有机碳贮量 | 第82-86页 |
·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 | 第83-85页 |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 | 第85-86页 |
·毛竹林土壤碳通量(土壤呼吸) | 第86-89页 |
·土壤温湿度的比较 | 第86-87页 |
·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 | 第87-88页 |
·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 | 第88-89页 |
·土壤呼吸速率与温湿度的关系 | 第89页 |
·毛竹土壤养分及变化 | 第89-104页 |
·土壤养分动态 | 第89-103页 |
·毛竹根际土壤养分特征 | 第103-104页 |
·小结 | 第104-108页 |
·毛竹林土壤氮素矿化 | 第104-105页 |
·毛竹林土壤有机碳贮量 | 第105页 |
·毛竹林土壤碳通量 | 第105-106页 |
·毛竹林土壤养分 | 第106-108页 |
7 综合讨论 | 第108-113页 |
·亚热带北缘毛竹林林分结构、生物量及碳氮循环特征 | 第108-110页 |
·毛竹适应土壤低磷的机制 | 第110-111页 |
·经营措施对毛竹林的影响 | 第111-113页 |
8 创新点 | 第113-114页 |
9 结论 | 第114-118页 |
·毛竹林分结构特征 | 第114页 |
·毛竹林生物量 | 第114页 |
·毛竹林碳贮量 | 第114-115页 |
·毛竹林养分特征 | 第115页 |
·毛竹林凋落物碳及养分 | 第115页 |
·毛竹林水文特征 | 第115-116页 |
·毛竹林土壤氮素矿化 | 第116页 |
·毛竹林土壤碳及养分 | 第116-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38页 |
致谢 | 第138-139页 |
作者简介 | 第13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