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 ·引言 | 第9页 |
| ·阻尼材料的基本概念 | 第9-10页 |
| ·阻尼材料的分类 | 第10-12页 |
| ·金属阻尼材料 | 第10页 |
| ·高分子阻尼材料 | 第10-11页 |
| ·智能化阻尼材料 | 第11-12页 |
| ·有机小分子杂化型阻尼材料 | 第12页 |
| ·高分子阻尼材料的阻尼机理 | 第12-14页 |
| ·高分子阻尼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4-18页 |
| ·机械共混 | 第14-15页 |
| ·共聚改性 | 第15-16页 |
| ·互穿聚合物网络 | 第16-17页 |
| ·添加无机填料 | 第17页 |
| ·添加有机小分子 | 第17-18页 |
| ·氢键及其表征方法 | 第18-20页 |
| ·高分子阻尼材料的阻尼结构 | 第20页 |
| ·高分子阻尼材料阻尼行为的评价 | 第20-21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第21-23页 |
| 第2章 有机小分子与聚丙烯酸乙酯的氢键作用及其动态粘弹行为研究 | 第23-39页 |
| ·引言 | 第23-24页 |
| ·实验部分 | 第24-26页 |
|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24页 |
| ·实验设备 | 第24页 |
| ·PEA(聚丙烯酸乙酯)乳液聚合方法 | 第24-25页 |
| ·样品制备方法 | 第25页 |
| ·傅立叶转变红外光谱分析(FTIR)样品制备 | 第25-26页 |
| ·动态机械热分析(DMA)样品制备 | 第26页 |
|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样品制备 | 第2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7页 |
| ·PEA/SOM杂化体系氢键结构分析 | 第26-32页 |
| ·PEA/SOM杂化体系的粘弹损耗行为 | 第32-33页 |
| ·氢键化羰基含量与杂化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及损耗峰面积TA的关联 | 第33-34页 |
| ·SOM的氢键化分散及自发凝聚现象 | 第34-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第3章 有机小分子在丙烯酸酯乳液中的分散技术及其表征方法研究 | 第39-59页 |
| ·引言 | 第39页 |
| ·实验部分 | 第39-41页 |
| ·实验原料 | 第39页 |
| ·实验仪器 | 第39-40页 |
| ·不同粒径有机小分子预乳化液的制备 | 第40页 |
| ·样品制备 | 第40-4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1-57页 |
| ·有机小分子的性能分析 | 第41-42页 |
| ·有机小分子预乳化液的性能分析 | 第42-43页 |
| ·PEA乳液粒径分析 | 第43-44页 |
| ·三种有机小分子加入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 第44-54页 |
| ·有机小分子预乳化液粒径对分散均匀性的影响 | 第54-56页 |
| ·氢键化比例分析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第4章 悬臂梁法分析水性涂料成份与配比对阻尼性能的影响 | 第59-73页 |
| ·引言 | 第59页 |
| ·实验部分 | 第59-60页 |
| ·实验原料 | 第59页 |
| ·实验仪器 | 第59-60页 |
| ·样品制备 | 第6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0-71页 |
| ·悬臂梁测试原理 | 第60-65页 |
| ·乳液的共混比例对结构试件阻尼性能的影响 | 第65-67页 |
| ·有机小分子对结构试件阻尼性能的影响 | 第67-69页 |
| ·云母对结构试件阻尼性能的影响 | 第69页 |
| ·混合工艺的转变对结构试件阻尼性能的影响 | 第69-70页 |
| ·热处理过程对结构试件阻尼性能的影响 | 第70页 |
| ·漂珠含量对结构试件阻尼性能的影响 | 第70-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