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一、导论 | 第11-16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1、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2、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二、初中生自我管理概述 | 第16-22页 |
(一) 自我管理的涵义、特征与功能 | 第16-18页 |
1、自我管理的涵义 | 第16页 |
2、自我管理的特征 | 第16-18页 |
3、自我管理的功能 | 第18页 |
(二) 新课改对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要求 | 第18-22页 |
三、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自我管理的现状考察 | 第22-31页 |
(一) 关于初中生自我管理现状的调查 | 第22-28页 |
1、初中生的价值取向 | 第22-23页 |
2、初中生自我管理情况的调查 | 第23-28页 |
(二) 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低下的原因分析 | 第28-31页 |
1、初中生的身心还不够成熟,缺乏全面的认识和较强的自制力 | 第28-29页 |
2. 初中生的自我管理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实践机会 | 第29页 |
3、班干部工作能力有所欠缺,全员性自我管理实现困难 | 第29-30页 |
4、家长、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配合不够 | 第30-31页 |
四、加强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措施 | 第31-37页 |
(一) 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尽早训练其自我管理素养 | 第31-32页 |
(二) 营造良好的客观环境,促使学生养成自我管理习惯 | 第32-35页 |
1、家庭环境的熏陶 | 第33页 |
2、学校环境的建设 | 第33-35页 |
3、社会环境的优化 | 第35页 |
(三) 开展主体性教育实践,提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教育理念 | 第35-37页 |
1、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和非智力因素开发 | 第36页 |
2、教育应以服务于学生为目的之一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