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辽东栎林群落生态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6页 |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第15页 |
·群落生态学的对象和范畴 | 第15-17页 |
·辽东栎林群落生态学研究进展 | 第17-26页 |
·群落演替方面的研究 | 第19-20页 |
·辽东栎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 第20-21页 |
·辽东栎群落生物多样性 | 第21-22页 |
·辽东栎林群落区系 | 第22-24页 |
·辽东栎林的更新状况研究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第26-31页 |
·地理位置和研究区范围 | 第26页 |
·气候条件 | 第26-28页 |
·地质地貌 | 第28页 |
·水资源条件 | 第28-29页 |
·土壤条件 | 第29页 |
·植被 | 第29-31页 |
第三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31-34页 |
·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32页 |
·研究目标 | 第32页 |
·研究方法 | 第32-34页 |
第四章 辽东栎林群落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 第34-67页 |
·资料来源 | 第34-35页 |
·科、属统计分析 | 第35-42页 |
·科的统计分析 | 第36-40页 |
·属的统计分析 | 第40-42页 |
·种子植物地理成分分析 | 第42-57页 |
·科的地理成分 | 第43-45页 |
·属的地理成分 | 第45-57页 |
·辽东栎林群落建群种地理替代分析 | 第57-61页 |
·辽东栎林的主要建群种 | 第57-58页 |
·建群种的地理替代关系 | 第58-61页 |
·地区间区系相似性分析 | 第61-62页 |
·相似性系数计算 | 第61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辽东栎林区系的起源与演化 | 第62-64页 |
·小结 | 第64-67页 |
第五章 辽东栎群落结构及外貌特征 | 第67-82页 |
·种类组成结构 | 第67-76页 |
·不同区域辽东栎林群落主要乔木种类比较 | 第67-70页 |
·最小表现面积及种面积曲线模型 | 第70-75页 |
·群落的最小面积 | 第75-76页 |
·生活型结构 | 第76-79页 |
·生活型统计资料 | 第77页 |
·不同山地辽东栎林群落生活型谱比较 | 第77-79页 |
·群落组成种的生态特性分析 | 第79-80页 |
·小结 | 第80-82页 |
第六章 辽东栎林群落类型划分及其生物多样性研究 | 第82-100页 |
·研究方法 | 第83-84页 |
·样地资料 | 第83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83页 |
·多样性计算方法 | 第83-84页 |
·群落分类原则 | 第84页 |
·群落类型划分结果 | 第84-96页 |
·PCA 排序结果 | 第84-85页 |
·群落类型划分 | 第85-96页 |
·各群落类型生物多样性比较 | 第96-97页 |
·坡向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 第97-98页 |
·小结 | 第98-100页 |
第七章 辽东栎林群落优势种生态位研究 | 第100-1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0-101页 |
·数据来源 | 第100页 |
·生态位计算 | 第100页 |
·生态位宽度 | 第100-101页 |
·生态位重叠 | 第101页 |
·数据分析 | 第10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01-108页 |
·乔木层分析 | 第101-104页 |
·灌木层分析 | 第104-107页 |
·草本层分析 | 第107-108页 |
·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八章 辽东栎群落主要种群种间关系研究 | 第110-1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10-113页 |
·样地调查 | 第110页 |
·数据处理 | 第110-111页 |
·种间关联检验 | 第111-113页 |
·种间关联度测定 | 第11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13-118页 |
·种间联结性检验 | 第113-116页 |
·种间关联度测定 | 第116-118页 |
·小结 | 第118-120页 |
第九章 辽东栎林更新机理研究 | 第120-130页 |
·研究方法 | 第120-121页 |
·野外调查方法 | 第120页 |
·幼苗幼树分级 | 第120页 |
·林窗更新研究方法 | 第120-121页 |
·更新方式与类型 | 第121-123页 |
·更新方式 | 第121-122页 |
·林窗与林下更新比较 | 第122页 |
·林窗与林下成苗机会分析 | 第122-123页 |
·林窗大小对辽东栎天然更新的影响 | 第123-124页 |
·林窗及幼苗幼树分级 | 第123页 |
·林窗大小对辽东栎更新方式的影响 | 第123-124页 |
·辽东栎林林窗特征 | 第124-127页 |
·林窗形状、大小结构 | 第124-125页 |
·林窗形成方式 | 第125-126页 |
·林窗形成木数量及种类 | 第126页 |
·边缘木的径级结构特征 | 第126-127页 |
·辽东栎更新与环境的关系分析 | 第127-129页 |
·环境影响 PCA 分析 | 第127-128页 |
·坡向对更新的影响分析 | 第128-129页 |
·小结 | 第129-130页 |
·更新方式和类型 | 第129页 |
·林窗大小与辽东栎的更新 | 第129页 |
·林窗特征 | 第129页 |
·辽东栎更新与环境的关系 | 第129-130页 |
第十章 结论 | 第130-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42页 |
附录 | 第142-164页 |
致谢 | 第164-165页 |
作者简介 | 第165-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