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 第11-13页 |
2 社会保障基金运行的相关理论 | 第13-39页 |
·社会保障基金运行的基本概念 | 第13-16页 |
·社会保障基金定义 | 第13-14页 |
·社会保障基金的性质 | 第14-15页 |
·社会保障基金运行机制界定 | 第15-16页 |
·社会保障基金运行的相关理论综述 | 第16-23页 |
·社会保障基金筹集问题研究 | 第16-18页 |
·社会保障基金运营问题研究 | 第18-19页 |
·社会保障基金支付问题研究 | 第19-20页 |
·社会保障基金风险控制问题研究 | 第20-21页 |
·社会保障基金监管问题研究 | 第21-23页 |
·社会保障基金运行的理论分析 | 第23-39页 |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机制 | 第23-29页 |
·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机制 | 第29-33页 |
·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机制 | 第33-34页 |
·社会保障基金的风险类型 | 第34-37页 |
·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管理 | 第37-39页 |
3 中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行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39-74页 |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概况 | 第39-42页 |
·中国社会保障基金概况 | 第42-44页 |
·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基本构成 | 第42-43页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发展历程 | 第43-44页 |
·中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行问题分析 | 第44-74页 |
·筹集机制分析 | 第45-49页 |
·运营机制分析 | 第49-57页 |
·支付机制分析 | 第57-61页 |
·风险控制分析 | 第61-65页 |
·监督管理分析 | 第65-74页 |
4 世界部分国家社会保障基金运行机制的实践分析 | 第74-89页 |
·德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行机制 | 第74-77页 |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概况 | 第74-76页 |
·德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行实践 | 第76-77页 |
·美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行机制 | 第77-81页 |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概况 | 第77-80页 |
·美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行实践 | 第80-81页 |
·新加坡社会保障基金运行机制 | 第81-85页 |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概况 | 第82-83页 |
·新加坡社会保障基金运行实践 | 第83-85页 |
·三个国家社会保障基金运行的经验与启示 | 第85-89页 |
·三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经验 | 第86-87页 |
·三国社会保障基金对我国的启示 | 第87-89页 |
5 中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行机制的优化设计 | 第89-114页 |
·中国社保基金运行机制优化设计的思想框架 | 第89-91页 |
·优化目标 | 第89页 |
·优化思路 | 第89-90页 |
·绩效考核 | 第90-91页 |
·社会保障基金运行机制的优化 | 第91-107页 |
·筹集机制的优化设计 | 第91-94页 |
·运营机制的优化设计 | 第94-100页 |
·支付机制的优化设计 | 第100-102页 |
·风险控制的优化设计 | 第102-104页 |
·监督管理的优化设计 | 第104-106页 |
·社会保障基金运行机制的耦合 | 第106-107页 |
·社会保障基金运行机制优化的保障措施 | 第107-112页 |
·扩大覆盖范围,提升统筹层次 | 第107-108页 |
·强化风险控制,健全约束机制 | 第108-109页 |
·做实个人账户,避免“空账”现象 | 第109-111页 |
·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弥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功能缺口 | 第111-112页 |
·社会保障基金运行机制优化的辅助措施 | 第112-114页 |
·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 | 第112-113页 |
·建立多层次的高素质社会保障基金运行管理人才的培养机制 | 第113-114页 |
6 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 第114-117页 |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114-115页 |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15-116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116-117页 |
在校期间在期刊发表论文情况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8页 |
后记 | 第128-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