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与选题动机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动机 | 第11-12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文献评述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7-18页 |
2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监管的研究基础 | 第18-25页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中央企业及其控股上市公司 | 第18页 |
·关联交易的定义及分类 | 第18-19页 |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监管 | 第19页 |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9-20页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19-20页 |
·政府监管理论 | 第20页 |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监管制度框架分析 | 第20-25页 |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监管制度框架 | 第20-22页 |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监管制度框架评述 | 第22-25页 |
3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监管的现状与问题 | 第25-31页 |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监管力度不强 | 第25-27页 |
·关联交易总体规模 | 第25-26页 |
·关联交易类型分布 | 第26页 |
·关联交易对象分布 | 第26-27页 |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定价的多样性和非市场性 | 第27-29页 |
·日常关联交易 | 第27-28页 |
·提供或接受资金 | 第28-29页 |
·提供或接受担保 | 第29页 |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 | 第29-31页 |
·股权结构分析 | 第29-30页 |
·机构投资者现状分析 | 第30-31页 |
4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监管的实证分析 | 第31-48页 |
·关联交易与政府监管——基于信号传递模型的博弈分析 | 第31-34页 |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31-32页 |
·政府监管的博弈模型 | 第32-34页 |
·关联交易利益转移与监管 | 第34-43页 |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34-35页 |
·模型设定 | 第35-39页 |
·样本选取 | 第39-40页 |
·回归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稳健性检验 | 第42-43页 |
·关联交易外部监管与股权制衡相协同 | 第43-48页 |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43-44页 |
·模型设定 | 第44-45页 |
·样本选取 | 第45页 |
·回归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稳健性检验 | 第47-48页 |
5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监管建议 | 第48-53页 |
·加强关联交易违规处罚力度 | 第48-50页 |
·实施关联交易按类型的分类监管 | 第50页 |
·规范关联交易协议定价信息披露 | 第50-51页 |
·重视股权制衡对关联交易监管的补充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