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枸杞产业园区规划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农业产业园概念 | 第12页 |
·农业产业园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国外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国内发展概况 | 第13页 |
·农业产业园类型 | 第13-15页 |
·农业产业园功能及特征 | 第15-17页 |
·农业产业园功能 | 第15-16页 |
·农业产业园特征 | 第16-17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7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青海省枸杞产业园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20-24页 |
·枸杞产业园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第20-22页 |
·推进青海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需要 | 第20页 |
·维护地域生态安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 | 第20页 |
·建设现代林业体系,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第20-21页 |
·发展特色产业,加快青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 第21页 |
·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需要 | 第21-22页 |
·枸杞产业园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 第22-24页 |
·政策可行性 | 第22-23页 |
·自然生态环境的可行性 | 第23页 |
·社会经济条件可行性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枸杞产业相关问题探析 | 第24-33页 |
·全国枸杞地理分布及种植情况 | 第24-26页 |
·枸杞地理分布 | 第24-25页 |
·枸杞种植情况 | 第25-26页 |
·青海省枸杞产业概况 | 第26-30页 |
·青海枸杞生产在全国的地位 | 第26-27页 |
·青海省枸杞贸易状况 | 第27-28页 |
·青海省枸杞品质状况 | 第28-30页 |
·青海省枸杞分布和规模 | 第30页 |
·青海省枸杞产业园发展现状分析 | 第30-32页 |
·园区区位优势明显 | 第31页 |
·园区自然生态环境独特 | 第31页 |
·优质枸杞生产条件得天独厚 | 第31页 |
·枸杞品牌效应由省内到省外逐渐放大 | 第31-32页 |
·园区产业化条件初步形成 | 第32页 |
·枸杞产业园建设中存在问题 | 第32-33页 |
·园区定位不明确 | 第32页 |
·园区相关技术引进不到位 | 第32页 |
·园区精深加工产业链断裂 | 第32页 |
·园区营销网络和人员配置不健全 | 第32页 |
·园区建设与地方政府沟通不足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枸杞产业园区规划原则和理念 | 第33-36页 |
·规划的原则 | 第33-34页 |
·高起点高标准原则 | 第33页 |
·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原则 | 第33页 |
·前瞻性原则 | 第33页 |
·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33页 |
·市场导向原则 | 第33页 |
·科技支撑原则 | 第33页 |
·龙头带动原则 | 第33-34页 |
·规划的理念 | 第34-35页 |
·全面分析,高点定位 | 第34页 |
·因地制宜,整体规划 | 第34页 |
·统筹安排,合理布局 | 第34页 |
·生态优先,循环利用 | 第34-35页 |
·依靠科技,创新模式 | 第35页 |
·发展定位 | 第35-36页 |
第五章 青海省枸杞产业园区规划内容 | 第36-45页 |
·规划的逻辑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36-38页 |
·项目背景及可行性分析 | 第36页 |
·园区规划目标与指导思想 | 第36页 |
·园区用地调控 | 第36页 |
·园区总体功能布局 | 第36页 |
·园区景观绿化 | 第36-37页 |
·园区细部设计 | 第37页 |
·规划设计流程与模式结构图 | 第37-38页 |
·园区产业布局与功能分区 | 第38-45页 |
·枸杞规模化种植园区 | 第38页 |
·高新科技示范区 | 第38-39页 |
·农产品加工循环工业区 | 第39-42页 |
·农产品物流及商品贸易区 | 第42-43页 |
·生活管理区 | 第43-44页 |
·生态保护区 | 第44-45页 |
第六章 青海省枸杞产业园区绿地与景观规划 | 第45-51页 |
·规划原则 | 第45页 |
·规划理念 | 第45-46页 |
·系统布局与特色规划 | 第46-47页 |
·绿地与区域环境一体化规划 | 第46页 |
·追求综合效益的城郊绿色廊道规划 | 第46-47页 |
·特色突出的组团绿地景观规划 | 第47页 |
·植物规划 | 第47-51页 |
·青海常见树种选择 | 第47-48页 |
·园林绿化 | 第48-51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