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非金属矿床(总论)论文--耐火、耐酸、陶瓷、玻璃原料论文

安徽沿江地区晚石炭世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致谢第7-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0页
   ·国内外白云岩研究现状第12-16页
     ·白云岩成因模式研究第12-14页
     ·白云岩研究方法现状第14-16页
   ·研究区研究现状第16-17页
   ·选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7页
   ·技术路线及主要成果第17-20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20-24页
   ·研究区地理位置第20页
   ·区域构造背景第20-22页
     ·区域断裂带第20-21页
     ·区域构造演化第21-22页
   ·研究区地层特征第22-23页
   ·区域矿产资源第23-24页
第三章 白云岩岩石学特征第24-30页
   ·白云岩剖面实测第24-27页
     ·宿松坐山黄龙组剖面第24-25页
     ·怀宁夫子岗黄龙组剖面第25-27页
   ·白云岩岩石学特征第27-30页
     ·晶粒白云岩第27-29页
     ·角砾白云岩第29页
     ·残余颗粒白云岩第29-30页
第四章 地球化学特征第30-46页
   ·样品采集与处理第30-31页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31-33页
     ·CaO 和 MgO第31-32页
     ·Mg/Ca 比值第32页
     ·Na第32-33页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33-35页
     ·Sr第33-34页
     ·Fe 和 Mn第34-35页
     ·Sr/Ba第35页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35-39页
     ·稀土元素总量第36页
     ·δCe 和δEu第36-37页
     ·REE 配分模式第37-39页
     ·结果讨论第39页
   ·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第39-43页
   ·流体包裹体特征第43-46页
     ·测温原理和方法第43-44页
     ·包裹体测温特征第44-46页
第五章 成岩作用第46-50页
   ·成岩作用类型第46-49页
   ·成岩阶段划分第49页
   ·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第49-50页
第六章 分析与讨论第50-54页
   ·白云岩成因第50-52页
     ·晶粒白云岩成因第50-51页
     ·角砾白云岩成因第51-52页
     ·残余颗粒白云岩第52页
   ·白云岩成因模式第52-54页
第七章 认识与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淮北平原钙质结核土大尺寸直剪试验研究
下一篇:安徽新桥矿床黄铁矿研究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