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车辆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车体构造及设备论文

车载变压器散热器空气侧传热和流动特性的数值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符号说明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2 板翅式换热器简介第12-15页
  1-2-1 板翅式换热器特点第12-13页
  1-2-2 翅片的作用和形式第13-14页
  1-2-3 板翅式换热器制造工艺与发展第14-15页
 §1-3 板翅式换热器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1 提高板翅式换热器传热性能的方法第15页
  1-3-2 板翅式换热器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波纹翅片研究方法第17-20页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2-1-1 试验研究第17页
  2-1-2 数值研究第17-18页
 §2-2 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第18页
  2-2-1 CFD 简介第18页
  2-2-2 FLUENT 软件简介第18页
 §2-3 翅片强化传热性能评价方法第18-19页
 §2-4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波纹翅片传热和流动特性的数值研究第20-29页
 §3-1 流动及传热的基本控制方程第20-21页
 §3-2 CFD 计算模型第21-23页
  3-2-1 物理模型的建立第21-22页
  3-2-2 网格划分与离散第22页
  3-2-3 边界条件设置第22-23页
  3-2-4 网格独立性验证第23页
 §3-3 数据处理第23-25页
 §3-4 模型的选择与验证第25-28页
  3-4-1 单、双通道计算模型的选择第25-26页
  3-4-2 模拟结果与 Kays & London 试验数据对比第26-27页
  3-4-3 波纹翅片轮廓的选择第27-28页
  3-4-4 波纹翅片长度的选择第28页
 §3-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四章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29-57页
 §4-1 数值研究方案第29-30页
  4-1-1 波纹翅片结构参数第29页
  4-1-2 研究方案第29-30页
 §4-2 波幅对传热和阻力性能的影响第30-36页
  4-2-1 波幅改变对 j 因子和 f 因子的影响第30-32页
  4-2-2 波幅改变对温度场及压力场的影响第32-34页
  4-2-3 波幅改变对速度场的影响第34-36页
  4-2-4 小结第36页
 §4-3 波长对传热和阻力性能的影响第36-41页
  4-3-1 波长改变对 j 因子和 f 因子的影响第36-37页
  4-3-2 波长改变对温度场及压力场的影响第37-39页
  4-3-3 波长改变对速度场的影响第39-41页
  4-3-4 小结第41页
 §4-4 翅片间距对传热和阻力性能的影响第41-45页
  4-4-1 间距改变对 j 因子和 f 因子的影响第41-42页
  4-4-2 翅片间距改变对温度场及压力场的影响第42-43页
  4-4-3 间距改变对速度场的影响第43-45页
  4-4-4 小结第45页
 §4-5 翅片高度对传热和阻力性能的影响第45-49页
  4-5-1 高度改变对 j 因子和 f 因子的影响第45-46页
  4-5-2 高度改变对温度场及压力场的影响第46-47页
  4-5-3 高度改变对速度场的影响第47-49页
  4-5-4 小结第49页
 §4-6 翅片厚度对传热和阻力性能的影响第49-52页
  4-6-1 厚度改变对 j 因子和 f 因子的影响第49-50页
  4-6-2 厚度改变对温度场及压力场的影响第50-51页
  4-6-3 厚度改变对速度场的影响第51页
  4-6-4 小结第51-52页
 §4-7 翅片圆角半径对传热和阻力性能的影响第52-53页
  4-7-1 圆角半径改变对 j 因子和 f 因子的影响第52页
  4-7-2 圆角半径改变对速度场的影响第52-53页
  4-7-3 小结第53页
 §4-8 波纹翅片传热机理分析第53-55页
  4-8-1 流动传热耦合问题及场协同原理第53-54页
  4-8-2 波纹翅片传热机理第54-55页
  4-8-3 小结第55页
 §4-9 波纹翅片较优化结构建议第55-5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7-60页
 §5-1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第57页
 §5-2 试验方案设想第57-58页
 §5-3 课题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精度超声波液位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水泥冷再生路面强度形成早期车辆荷载对路面结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