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7-17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7-8页 |
| ·现实意义 | 第7-8页 |
| ·理论意义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 ·本研究运用的主要方法 | 第9-10页 |
|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0页 |
| ·县域经济发展相关内容和理论综述 | 第10-14页 |
| ·县制的历史沿革 | 第10-11页 |
| ·县域经济的主要内涵 | 第11页 |
| ·县域经济的主要特点 | 第11-12页 |
| ·县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综述 | 第12-14页 |
| ·革命老区概况及其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特点 | 第14-17页 |
| ·革命老区概况 | 第14-15页 |
| ·革命老区划分标准 | 第15页 |
| ·革命老区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特点 | 第15-17页 |
| 2 革命老区莲花县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与特征 | 第17-23页 |
| ·莲花县概况 | 第17页 |
| ·莲花县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与特征 | 第17-23页 |
| ·经济发展方面:综合实力较弱,发展水平较低 | 第17-18页 |
| ·资源条件方面:经济人口负荷水平重 | 第18-19页 |
| ·工业化和城镇化方面:发展快、程度低 | 第19-20页 |
| ·社会就业方面:人口就业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 第20-23页 |
| 3 莲花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 | 第23-31页 |
| ·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23页 |
| ·指标权数的确定 | 第23-25页 |
| ·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 | 第25页 |
|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25页 |
| ·可持续发展指数计算 | 第25-29页 |
| ·以1978年为基期莲花县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 | 第25-27页 |
| ·以1978年为基期莲花县各个时期与全国整体发展状况的横向比较 | 第27-29页 |
| ·评价与讨论 | 第29-31页 |
| 4 基于SWOT法的莲花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 | 第31-42页 |
| ·SWOT分析法 | 第31-32页 |
| ·SWOT分析模型 | 第31页 |
| ·SWOT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 ·SWOT分析步骤 | 第32页 |
| ·莲花县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 第32-36页 |
| ·莲花县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分析 | 第32-34页 |
| ·莲花县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劣势分析 | 第34-36页 |
| ·莲花县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和威胁分析 | 第36-42页 |
| ·莲花县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分析 | 第36-39页 |
| ·莲花县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威胁分析 | 第39-42页 |
| 5 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 第42-59页 |
| ·外部因素 | 第42-47页 |
| ·实行老区优先政策 | 第42-44页 |
| ·制定专门法律,强化专门机构职能 | 第44-45页 |
| ·制定明确的开发目标和开发规划 | 第45-46页 |
| ·建立规范化常态化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第46-47页 |
| ·内部因素 | 第47-59页 |
| ·增强老区意识,切实转变发展观念 | 第47-48页 |
| ·交通运输破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第48页 |
| ·加快转型发展,促进现代工业化进程 | 第48-49页 |
| ·优化发展环境,做好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 | 第49-51页 |
| ·立足本地特色,构建现代农村产业体系 | 第51-52页 |
| ·改变老区面貌,加快城镇化进程 | 第52-53页 |
| ·挖掘旅游资源,发展红色生态旅游优势 | 第53-55页 |
| ·培养用好人才,内部挖潜拓展劳动力资源 | 第55-57页 |
| ·完善社会保障,构建公共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 | 第57-59页 |
| 6 结论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