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诉讼欺诈的刑法规制问题探析--以杭州地区司法实践为视角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导言第10页
第一章 诉讼欺诈的一般理论第10-18页
 第一节 诉讼欺诈的概念及特征第10-13页
  一、 诉讼欺诈的概念界定第10-12页
  二、 诉讼欺诈的基本特征第12-13页
 第二节 诉讼欺诈与相似概念之辨析第13-15页
  一、 诉讼欺诈与虚假诉讼第13-14页
  二、 诉讼欺诈与恶意诉讼第14-15页
  三、 诉讼欺诈与滥用诉权第15页
 第三节 诉讼欺诈的原因分析第15-18页
  一、 思想层面—社会道德失范,民间诚信缺失第15-16页
  二、 经济层面—违法成本过低,导致收支失衡第16页
  三、 立法层面—法律规制缺位,造假有机可乘第16-17页
  四、 司法层面—诉讼制度局限,审判权力缺位第17-18页
第二章 诉讼欺诈之实践考察(以杭州为例)第18-35页
 第一节 以杭州为例的理由第18-19页
  一、 近年来杭州地区的发案率较往年有大幅提升,有必要加强调研应对第18页
  二、 杭州地区就相关司法文件及指导意见的理解存在争议,值得探讨第18-19页
 第二节 主要案件类型与判例第19-23页
  一、 司法实践中诉讼欺诈案件的主要类型第19-20页
  二、 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判例透视第20-23页
 第三节 实践处理依据与争议第23-29页
  一、 诉讼欺诈侵财案件的司法处理依据第23-24页
  二、 关于诉讼欺诈侵财行为定性的具体争议第24-29页
 第四节 由“三角诈骗”定性争议引发的困惑第29-34页
  一、 “三角诈骗”的理论概说第29-30页
  二、 “三角诈骗”定性争议释疑第30-34页
 第五节 以妨害司法类犯罪定性的考量第34-35页
第三章 诉讼欺诈的法律规制与思考第35-44页
 第一节 诉讼欺诈的域内外立法考察第35-38页
  一、 域外立法状况第35-37页
  二、 国内立法实践第37-38页
 第二节 诉讼欺诈的立法取向第38-42页
  一、 国内理论与实践争议第38-39页
  二、 基本立场——应当增设独立罪名第39-42页
 第三节 我国刑事立法的具体制度设计第42-44页
  一、 关于侵财性诉讼欺诈行为的制度设计第42-43页
  二、 关于非侵财性诉讼欺诈行为的制度设计第43-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后记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寻衅滋事罪的司法困境和立法完善
下一篇:论刑法中的坦白制度--以《刑法修正案(八)》为解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