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21页 |
| ·MCM-41 的研究进展 | 第9-14页 |
| ·MCM-41 介孔分子筛的结构修饰 | 第10-11页 |
| ·MCM-41 介孔分子筛的孔径调节 | 第11-14页 |
| ·微反应器在有机合成中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 ·沸石 | 第14-16页 |
| ·囊泡 | 第16-17页 |
| ·环糊精 | 第17-18页 |
| ·微波在有机合成中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 ·微波加速反应的机理 | 第18-19页 |
| ·微波加热与常规加热的对比 | 第19页 |
| ·微波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 2 常规与微波加热条件下苯并呋喃-2(3H)-酮的合成研究 | 第21-26页 |
| ·引言 | 第21页 |
| ·实验部分 | 第21-22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2-25页 |
| ·最佳组装溶剂的选择 | 第22页 |
| ·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 第22-23页 |
|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 第23-24页 |
|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3 常规与微波加热条件下吖啶酮的合成研究 | 第26-32页 |
| ·引言 | 第26-27页 |
| ·实验部分 | 第27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1页 |
| ·最佳组装溶剂的选择 | 第27-28页 |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28-29页 |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29页 |
|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 第29-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4 四种孔径 MCM-41 微反应器的制备与表征 | 第32-38页 |
| ·引言 | 第32页 |
|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32-33页 |
| ·实验方法 | 第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7页 |
| ·不同孔径大小的 MCM-41 的 XRD 分析 | 第33-34页 |
| ·四种 MCM-41 的孔径分布及比表面积测定 | 第34-35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5-36页 |
| ·FIB-SEM 电镜扫描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5 四种 MCM-41 微反应器中苯并呋喃酮的合成研究 | 第38-48页 |
| ·引言 | 第38页 |
| ·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38页 |
| ·实验过程 | 第38-3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7页 |
| ·邻羟基苯乙酸的组装 | 第39-40页 |
| ·四种组装体的 XRD 分析 | 第40-41页 |
| ·四种 MCM-41 催化苯并呋喃-2(3H)-酮的研究 | 第41-44页 |
|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 第44-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6 四种 MCM-41 微反应器中吖啶酮的合成研究 | 第48-58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实验过程 | 第48-49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48页 |
| ·实验方法 | 第48-4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7页 |
| ·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的组装率 | 第49-50页 |
| ·四种组装体的 XRD 分析 | 第50-51页 |
| ·四种 MCM-41 催化吖啶酮的研究 | 第51-54页 |
| ·目标化合物结构分析 | 第54-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常规和微波条件下苯并呋喃-2(3H)-酮的合成 | 第58页 |
| ·常规和微波条件下吖啶酮的合成 | 第58页 |
| ·不同孔径大小的 MCM-41 的制备和表征 | 第58页 |
| ·四种 MCM-41 微反应器催化苯并呋喃-2(3H)-酮的合成 | 第58-59页 |
| ·四种 MCM-41 微反应器催化吖啶酮的合成 | 第59页 |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70页 |
| 附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