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糙米蛋白质含量主效QTL的精细定位以及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缩略词表第1-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24页
   ·稻米蛋白质的研究进展概述第11-18页
     ·稻米蛋白质的分类第11页
     ·稻米蛋白质的组分以及营养价值第11-12页
     ·稻米蛋白质的性质第12-13页
     ·蛋白质含量与生育期的关系第13页
     ·蛋白质含量与氨基酸代谢途径基因的关系第13-14页
     ·稻米蛋白质含量的研究进展第14-18页
   ·QTL的精细定位第18-21页
     ·精细定位群体第19-20页
     ·利用LD精细定位QTL第20-21页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的发展概述第21-23页
     ·快速且无破坏的测定技术第22页
     ·分析对象可以是多种状态第22-23页
     ·相对分析成本较低第23页
     ·是一种间接的分析技术第23页
   ·本研究的意义、目的和创新之处第23-2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4-30页
   ·仪器第24页
   ·供试水稻材料第24-25页
     ·水稻品种第24页
     ·群体材料第24-25页
   ·田间种植和性状考察第25-30页
     ·田间试验第25页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第25-26页
     ·性状考察第26-27页
       ·糙米和米粉准备第26页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第26-27页
     ·群体基因型的分析第27-30页
       ·DNA提取第27页
       ·近等基因系下随机群体QTL遗传效应的分析第27-28页
       ·重组交换单株的筛选第28页
       ·F3后代测验(Progeny Test)第28页
       ·用于QTL精细定位的分子标记的开发第28-29页
       ·QTL精细定位的方法第29-3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0-41页
   ·NILs的构建结果第30-31页
   ·随机群体的分析结果第31-36页
     ·1241型近红外谷物分析仪测量结果分析第32-33页
     ·流动分析仪测量结果分析第33-34页
     ·两种方法的相关度分析第34-35页
     ·近等基因系下蛋白质QTL的验证和局部QTL连锁分析第35-36页
   ·重组交换单株的分析结果第36-37页
   ·Bqpcl的精细定位第37-38页
   ·可能候选基因的预测第38-41页
4 讨论第41-46页
   ·近等基因构建的策略第41-42页
   ·影响稻米蛋白质的非遗传因素第42页
   ·蛋白质测定方法的改进第42-43页
   ·QTL定位与近红外技术的结合第43-44页
   ·本研究在育种中的意义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蓝型油菜GS3和Ghd7的同源克隆及初步研究
下一篇:红菜薹与甘蓝型油菜的杂种及回交后代的遗传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