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一、中国案例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10-12页 |
(一)、案例制度在中国古代之应用 | 第10页 |
(二)、案例制度在中国近代之实践 | 第10-11页 |
(三) 目前该制度的发展情况 | 第11-12页 |
二、现行的该制度的产生 | 第12-14页 |
(一) 立法方面的原因 | 第12页 |
(二) 司法方面的原因 | 第12-14页 |
三、建立案例指导制度之依据 | 第14-16页 |
(一) 案例制度并未改变当前法律制度 | 第14-15页 |
(二) 与英美法系中的该制度不同 | 第15-16页 |
四、建立该指导制度的社会意义 | 第16-19页 |
(一)、有利于形成与成文法的补充 | 第16页 |
(二)、有利于对自由裁量权进行优化 | 第16-17页 |
(三)、有利于提升审判者的水平 | 第17页 |
(四)、有利于提高法官的办案效率 | 第17页 |
(五)、有利于促进法官队伍整体能力 | 第17-18页 |
(六)、有利于司法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相互促进 | 第18-19页 |
五、该指导制度在制定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 第19-22页 |
(一)、制定和发布程序不规范 | 第19页 |
(二)、制度应用没有统一的标准 | 第19-20页 |
(三)、适用的对象不清晰 | 第20页 |
(四)、应用主体能力有限 | 第20-22页 |
六、完善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的建议 | 第22-31页 |
(一)、案例发布主体应为最高法院和各高级法院 | 第22-23页 |
(二)、指导性案例的甄选原则 | 第23-24页 |
(三)、关于该案例的发布程序 | 第24-26页 |
(四)、关于该制度实践中的运行程序 | 第26-28页 |
(五)、保障案例指导制度运行的相关体制 | 第28-31页 |
七、案例指导制度实践中的欠妥之处 | 第31-34页 |
(一)、是否限制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 第31-32页 |
(二)、是否具有实践中的行政色彩 | 第32页 |
(三)、所选案例是否经得住考验 | 第32-34页 |
八、完善案例指导实践 | 第34-37页 |
(一)、维护法官自由裁量权 | 第34页 |
(二)、去审判行政化 | 第34-35页 |
(三)、案例应经得住考验 | 第35页 |
(四)、掌握指导性案例核心 | 第35-36页 |
(五)、提升法官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学位论文评闽及答辩情况表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