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传承与超越:鲁迅与张天翼的讽刺艺术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2页
第一章 张天翼与鲁迅第12-24页
 第一节 研究者对张天翼与鲁迅关系的追述第12-16页
 第二节 鲁迅对张天翼的事实影响第16-24页
  (一) 鲁迅与张天翼的交往第16-19页
  (二) 张天翼及其作品对鲁迅和鲁迅作品的论述第19-24页
第二章 审丑基点:“真实”与“人物”讽刺第24-36页
 第一节 “真实观”基础上的讽刺第24-30页
  (一) 鲁迅:因为真实,所以也有力第25-26页
  (二) 张天翼:只要是真实,亦有其积极性的效果第26-28页
  (三) 张天翼与鲁迅真实观的契合第28-30页
 第二节 “人物”讽刺第30-36页
  首先:讽刺人物融合鲁迅:杂取种种第30-32页
  其次:透视讽刺人物灵魂:同中求异第32-34页
  最后:三类讽刺人物形象:延长并充沛第34-36页
第三章 审丑主题:“国民性”问题的继承和超越第36-54页
 第一节 “没有死去的阿Q时代”第37-45页
  (一) 鲁迅:“精神胜利法”书写的独特性第38-40页
  (二) 张天翼:“精神胜利法”的30年代追随者第40-45页
 第二节 “戏剧式的看客”第45-49页
  (一) 鲁迅式“看客”团体第45-47页
  (二) 张天翼对“看客”文化的接受与超越第47-49页
 第三节 “被束缚的娜拉”第49-54页
  (一) 鲁迅笔下的反抗者:二律背反的哲学第50-51页
  (二) 张天翼笔下的反抗者:幻想与不幻想的哲学第51-54页
第四章 审丑表达——张天翼对鲁迅讽刺手法的接受与突破第54-67页
 第一节 速写承载、漫画表达第54-59页
  (一) 鲁迅:将“鼻子涂白”第55-56页
  (二) 二者的关系第56-57页
  (三) 张天翼:速写与漫画并进第57-59页
 第二节 “不可见之泪痕悲色”第59-63页
  (一) 鲁迅:含泪微笑第60-61页
  (二) 张天翼:含悲的笑第61-63页
 第三节 以儿童视角完成讽刺第63-67页
结语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专著文集类第69-71页
 期刊论文类第71-73页
研究生在校期间科研成果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借鉴、背离与突破--论宗璞小说(1978-1985)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关系
下一篇:金庸小说的悲剧性意识受儒道思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