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亭县防护林群落结构特征与稳定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生物生态学法 | 第11-12页 |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 第12-13页 |
·研究展望 | 第13-14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4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6-17页 |
·地理概况 | 第16页 |
·植被概况 | 第16-17页 |
第三章 样地调查与实验 | 第17-19页 |
·样地设置 | 第17页 |
·调查内容 | 第17-19页 |
·野外样地调查主要内容 | 第17页 |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 第17页 |
·土壤养分的测定 | 第17-18页 |
·实验数据分析处理 | 第18-19页 |
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建模 | 第19-24页 |
·重要值的计算 | 第19页 |
·多样性指数的选择及计算 | 第19-20页 |
·群落多样性指数权重 | 第20-21页 |
·群落对高度级分享度的计算和评价 | 第21页 |
·乔木优势种高度级个体数的计算和评价 | 第21-22页 |
·M.GODRON指数及计算 | 第22-23页 |
·稳定性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隶属函数群落稳定性研究 | 第23-24页 |
第五章 样地特征和群落特征 | 第24-33页 |
·样地特征 | 第24-25页 |
·植被特征 | 第25-28页 |
·群落组成结构 | 第28-33页 |
第六章 群落频度分布 | 第33-39页 |
·群落整体频度分布特征 | 第33-35页 |
·乔木频度分布 | 第35-36页 |
·灌木频度分布 | 第36-37页 |
·草本频度分布 | 第37-39页 |
第七章 高度级结构及其动态分析 | 第39-49页 |
·群落高度级物种组成性状 | 第39-41页 |
·高度级WHITTAKER(B)多样性指数 | 第41-42页 |
·群落高度级分享度 | 第42-44页 |
·乔木优势种高度级密度分布 | 第44-46页 |
·乔木优势种的高度级个体数结构动态评价 | 第46-49页 |
第八章 物种多样性 | 第49-59页 |
·丰富度指数 | 第49-50页 |
·均匀度指数 | 第50-54页 |
·Pielou均匀度指数 | 第50-52页 |
·Alatalo均匀度指数 | 第52-54页 |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 第54-55页 |
·生态优势度指数 | 第55-57页 |
·多样性指数之间的相关性 | 第57-59页 |
第九章 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 第59-65页 |
·土壤物理性质 | 第59-60页 |
·土壤养分特征 | 第60-61页 |
·土壤物理性质群落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 第61-65页 |
第十章 乔木亚层年龄结构特征 | 第65-70页 |
·乔木亚层年龄结构 | 第65-67页 |
·乔木亚层多样性指数 | 第67-70页 |
第十一章 M. Godron指数法测群落稳定性 | 第70-72页 |
第十二章 模糊综合评判群落稳定性 | 第72-74页 |
第十三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4-80页 |
·植被特征 | 第74页 |
·频度分布 | 第74-75页 |
·防护林高度级结构及其动态分析 | 第75-76页 |
·多样性指数及相关性 | 第76页 |
·主要环境因子 | 第76-78页 |
·乔木压层年龄结构及多样性 | 第78页 |
·M.GODRON指数群落稳定性 | 第78-79页 |
·群落稳定性综合评价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