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路径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导言第12-19页
 一、 研究缘由和意义第12-13页
  (一) 研究缘由第12-13页
  (二) 研究意义第13页
 二、 相关文献综述第13-17页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客体性及主客体关系第14页
  (二)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第14-15页
  (三) 开展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第15-16页
  (四) 如何开展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第16-17页
 三、 研究目标及内容第17页
  (一) 研究目标第17页
  (二) 研究内容第17页
 四、 研究方法第17页
 五、 创新之处第17-19页
第一章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概述第19-24页
 一、 主体性第19-20页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及主体性第20-22页
 三、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第22-24页
第二章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念及其二重形态第24-31页
 一、 坚持“育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第24-26页
  (一) 确认受教育者的主体人格和主体意识第24-25页
  (二) 育人为本,以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第25-26页
 二、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二重形态第26-31页
  (一) 教育者的主体性第26-28页
  (二) 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第28-31页
第三章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价值引导下的自主构建第31-36页
 一、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价值引导第31-33页
 二、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经之路:自主建构第33-34页
 三、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观:价值引导和自主构建的合理张力第34-36页
第四章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转变及其具体路径的探索第36-44页
 一、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三个转变第36-39页
  (一) 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第36-37页
  (二) 由说教式向体验式转变第37-38页
  (三) 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第38-39页
 二、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具体路径的探索第39-44页
  (一)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具体路径的探索之一——研究型教学第39-40页
  (二)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具体路径的探索之二——导向式自我教育第40-42页
  (三)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具体路径的探索之三——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区调解制度研究--以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为例
下一篇:社会组织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