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相关通信接口的简介 | 第12-18页 |
·M_BUS 总线简介 | 第12-14页 |
·Profibus 总线简介 | 第14-15页 |
·CAN 总线简介 | 第15-17页 |
·以太网简介 | 第17-18页 |
·中继器的介绍 | 第18-19页 |
·本文总体结构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多通信接口的 M_BUS 主站/中继器的总体设计 | 第21-28页 |
·系统整体概述 | 第21-23页 |
·多通信接口的 M_BUS 主站/中继器的主控芯片介绍 | 第23-25页 |
·TinyArm2387 嵌入式工控模块概述 | 第23-24页 |
·TinyArm2387 嵌入式工控模块硬件资源 | 第24-25页 |
·多通信接口的 M_BUS 主站/中继器系统的需求与分析 | 第25-27页 |
·多通信接口的 M_BUS 主站/中继器系统硬件功能需求 | 第26页 |
·多通信接口的 M_BUS 主站/中继器系统软件功能需求 | 第26-27页 |
·多通信接口的 M_BUS 主站/中继器系统性能需求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多通信接口的 M_BUS 主站/中继器硬件设计与实现 | 第28-42页 |
·硬件整体概述 | 第28-29页 |
·M_BUS 收发电路的设计 | 第29-32页 |
·M_BUS 发送电路 | 第29-30页 |
·M_BUS 接收电路 | 第30-32页 |
·多通信接口的设计 | 第32-37页 |
·M_BUS 中继接口的设计 | 第32-33页 |
·CAN 接口电路的设计 | 第33-34页 |
·Profibus 接口电路的设计 | 第34-36页 |
·以太网接口电路的设计 | 第36页 |
·调试辅助接口电路设计 | 第36-37页 |
·其它模块电路的设计 | 第37-40页 |
·电源模块 | 第37-38页 |
·J-TAG 接口电路 | 第38-39页 |
·复位电路与 ISP 电路 | 第39-40页 |
·系统 pcb 图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多通信接口的 M_BUS 主站/中继器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42-66页 |
·系统主程序设计 | 第42-60页 |
·配置模式设计 | 第43-45页 |
·CAN 通信模式的软件设计 | 第45-49页 |
·Profibus-DP 通信模式的软件设计 | 第49-54页 |
·以太网通信模式的软件设计 | 第54-58页 |
·中继器通信模式的软件设计 | 第58-60页 |
·相关通信接口的帧结构 | 第60-65页 |
·M_Bus 帧结构 | 第60-61页 |
·CAN 帧结构 | 第61-62页 |
·Profibus 帧结构 | 第62-64页 |
·以太网帧结构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系统运行及测试 | 第66-75页 |
·中继器模式通信测试 | 第66-67页 |
·CAN 模式通信测试 | 第67-70页 |
·Profibus-DP 模式通信测试 | 第70-73页 |
·以太网模式通信测试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81页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