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11-16页 |
·机器翻译的发展 | 第11-12页 |
·世界经济一体化下的文化交融 | 第12页 |
·飞速发展的手机应用 | 第12-13页 |
·手机翻译应用的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人机交互中的认知研究 | 第15-16页 |
·研究课题的来源 | 第16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16-17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难点 | 第17页 |
·论文的结构框架 | 第17-18页 |
第2章 面向心理模型的手机翻译用户研究 | 第18-41页 |
·基于Windows phone 7 的翻译应用项目 | 第18-22页 |
·Windows Phone 7 平台简介 | 第18-19页 |
·Windows Phone 7 的情境感知 | 第19-21页 |
·用户目标的心理基础 | 第21-22页 |
·人的心理模型 | 第22-25页 |
·人的经验世界 | 第22-23页 |
·认知的顺应、同化与平衡 | 第23-24页 |
·人的心理模型 | 第24-25页 |
·人机交互研究中的用户心理模型 | 第25-30页 |
·交互设计与用户心理模型的鸿沟 | 第25-26页 |
·用户心理模型指导下的交互设计 | 第26-27页 |
·用户心理模型的捕捉方法 | 第27-28页 |
·面向用户心理模型的交互设计流程 | 第28-30页 |
·手机翻译目标用户心理模型研究 | 第30-41页 |
·Windows Phone7 的目标用户人群 | 第30页 |
·目标用户的定量研究 | 第30-35页 |
·目标用户的定性研究:心理模型实验 | 第35-39页 |
·手机翻译目标用户人群 | 第39页 |
·手机翻译目标用户心理模型 | 第39-41页 |
第3章 面向心理模型的手机翻译交互研究 | 第41-55页 |
·基于场景的交互设计方法 | 第41-44页 |
·使用场景 | 第41-42页 |
·基于场景的设计方法 | 第42-44页 |
·手机翻译的使用场景 | 第44-48页 |
·用户模型Persona | 第44-46页 |
·典型用户的日常使用场景 | 第46-48页 |
·面向心理模型的需求分析 | 第48-50页 |
·典型用户使用场景下的用户需求 | 第48-49页 |
·同化用户心理模型的需求 | 第49页 |
·顺应用户心理模型的需求 | 第49-50页 |
·心理模型指导下的手机翻译交互研究 | 第50-55页 |
·定义输入方式 | 第50-51页 |
·同化用户心理模型的功能定义 | 第51-52页 |
·顺应用户心理模型的功能定义 | 第52-53页 |
·定义功能组及层级关系 | 第53页 |
·定义交互框架 | 第53-55页 |
第4章 Windows Phone 7 翻译应用界面设计实践 | 第55-75页 |
·Windows Phone 7 的设计语言Metro | 第55-61页 |
·Metro 的来源 | 第56-57页 |
·Metro 基本要素 | 第57-58页 |
·Metro 的界面实例 | 第58-61页 |
·Windows Phone 7 翻译应用的交互及界面设计 | 第61-68页 |
·Windows Phone 7 翻译应用的可用性测试 | 第68-75页 |
·测试准备 | 第68-69页 |
·测试任务 | 第69-70页 |
·测试反馈 | 第70-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附录 A 手机翻译应用调查问卷 | 第83-85页 |
附录 B 手机翻译应用前期调研访谈大纲 | 第85-87页 |
附录 C 用户筛选条件 | 第87-89页 |
附录 D 前期测试受访者背景资料 | 第89-91页 |
附录 E 翻译前期测试反馈调查表 | 第91-93页 |
附录 F 手机翻译应用可用性测试深访大纲 | 第93-95页 |
附录 G 可用性测试受访者背景资料 | 第95-97页 |
附录 H 手机翻译应用任务反馈调查表 | 第97-99页 |
附录 I 手机翻译可用性测试反馈调查表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