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牛乳铁蛋白衍生抗菌肽的合成及其性质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5页 |
| ·抗菌肽 | 第12-23页 |
| ·抗菌肽的种类 | 第12页 |
| ·抗菌肽的作用机理 | 第12-16页 |
| ·细胞膜作用模式 | 第13-15页 |
| ·细胞内作用模式 | 第15-16页 |
| ·影响抗菌肽活性的因素 | 第16页 |
| ·抗菌肽的合成 | 第16-18页 |
| ·液相法 | 第16-17页 |
| ·固相法 | 第17-18页 |
| ·抗菌肽的分离纯化方法 | 第18-20页 |
| ·凝胶过滤色谱法(GFC) | 第18-19页 |
| ·薄层色谱法 | 第19页 |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第19页 |
| ·离子交换色谱法(IEC) | 第19-20页 |
| ·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 | 第20页 |
| ·亲和色谱 | 第20页 |
| ·抗菌肽与DNA的相互作用 | 第20-23页 |
| ·相互作用的模式 | 第20-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 ·乳铁蛋白衍生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 第23页 |
|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类牛乳铁蛋白衍生抗菌肽的合成、分离及表征 | 第25-45页 |
| ·实验部分 | 第25-29页 |
|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 ·试剂 | 第25-26页 |
| ·实验方法 | 第26-28页 |
| ·合成步骤 | 第26-27页 |
| ·类牛乳铁蛋白衍生抗菌肽的合成 | 第27-28页 |
| ·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28-29页 |
| ·质谱分析条件 | 第29页 |
| ·抗菌肽的纯化 | 第2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9-44页 |
| ·类牛乳铁蛋白衍生抗菌肽的HPLC分析 | 第29-37页 |
| ·电喷雾质谱表征 | 第37-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三章 类牛乳铁蛋白衍生抗菌肽的抗菌活性 | 第45-51页 |
| ·实验部分 | 第45-47页 |
| ·仪器 | 第45页 |
| ·试剂 | 第45-46页 |
| ·实验方法:微量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 | 第46-47页 |
| ·微生物培养基LB的制备 | 第46页 |
| ·细菌菌悬液的制备 | 第46页 |
| ·多肽溶液的制备 | 第46页 |
| ·活性检测 | 第46-4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第四章 类牛乳铁蛋白衍生抗菌肽与DNA的相互作用 | 第51-64页 |
| ·实验内容 | 第51-52页 |
| ·仪器和试剂 | 第51页 |
| ·实验方法40 | 第51-52页 |
| ·溶液配制 | 第51-52页 |
| ·紫外光谱法研究抗菌肽与DNA的相互作用 | 第52页 |
| ·荧光光谱法研究抗菌肽与DNA的相互作用 | 第52页 |
| ·结果讨论 | 第52-63页 |
| ·紫外吸收光谱 | 第52-58页 |
| ·DNA与抗菌肽的紫外吸收光谱 | 第52-54页 |
| ·DNA与肽相互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 | 第54-58页 |
| ·荧光法研究肽与DNA的相互作用 | 第58-63页 |
| ·小结 | 第63-64页 |
| 结论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个人简介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