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绪论 | 第6-10页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6-7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9页 |
1、国内文献综述 | 第7-8页 |
2、国外文献综述 | 第8-9页 |
(三)论文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案 | 第9-10页 |
一、影响印度维和的基本因素 | 第10-18页 |
(一)背景 | 第10-11页 |
1、参与维和行动与印度的对外政策 | 第10页 |
2、经济环境 | 第10-11页 |
3、政治体制 | 第11页 |
4、冷战后印度决策圈对维和的考虑 | 第11页 |
(二)参与维和的原因 | 第11-18页 |
1、“入常”的努力 | 第11-12页 |
2、经济利益 | 第12-13页 |
3、安全考虑 | 第13-14页 |
4、调整与美国的关系 | 第14-15页 |
5、整体外交目标的需要 | 第15-17页 |
6、其他因素 | 第17-18页 |
二、印度维和的发展阶段及案例研究 | 第18-26页 |
(一)印度维和的发展阶段 | 第18-21页 |
1、冷战结束前的维和 | 第18-20页 |
2、后冷战时代的维和 | 第20-21页 |
(二)个案研究 | 第21-26页 |
1、刚果维和 | 第21-24页 |
2、索马里维和 | 第24-26页 |
三、印度维和的特点及问题 | 第26-32页 |
(一)印度维和的特点以及新变化 | 第26-29页 |
1、特点 | 第26-28页 |
2、变化 | 第28-29页 |
(二)维和出现的问题 | 第29-30页 |
1、维和的投入与回报不对称 | 第29页 |
2、对维和的积极参与和在地区事务上的好战之间的矛盾 | 第29页 |
3、印度对外政策的转换对维和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三)维和的限制 | 第30-31页 |
1、军事与国防 | 第30页 |
2、政治体制的影响 | 第30页 |
3、经济因素的制约 | 第30-31页 |
(四)印度维和人员的不端行为 | 第31-32页 |
四、印度维和的成就与前景 | 第32-38页 |
(一)成就 | 第32-33页 |
1、经验 | 第32页 |
2、联合国维和中心的建立 | 第32-33页 |
(二)前景 | 第33-38页 |
1、中国与印度:有趣的对比 | 第33-34页 |
2、维和:印度领导的机会 | 第34-35页 |
3、维和的复杂性 | 第35-36页 |
4、联合国维和的未来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