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衍生物在疏水性复合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5页 | 
| 中文文摘 | 第5-9页 | 
| 目录 | 第9-12页 | 
| 绪论 | 第12-30页 | 
| ·有机电合成 | 第12-16页 | 
| ·有机电合成的发展进程 | 第12-13页 | 
| ·有机电合成的反应类型 | 第13-15页 | 
| ·有机电合成的应用 | 第15-16页 | 
| ·疏水性复合电极在有机电合成中的应用 | 第16-19页 | 
| ·疏水性复合电极的制备 | 第16-18页 | 
| ·疏水性复合电极在有机电合成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 ·疏水性复合电极在有机电合成中的机理 | 第19页 | 
| ·有机电合成机理及其数学模型 | 第19-28页 | 
| ·有机电合成过程的机理 | 第19-20页 | 
| ·电化学合成中的电极过程 | 第20-21页 | 
| ·双电层的数学模型 | 第21-24页 | 
| ·基于电化学交流阻抗的电极/溶液界面数学模型 | 第24-28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8-30页 | 
| 第1章 疏水性复合电极的制备 | 第30-42页 | 
| ·前言 | 第30页 | 
| ·实验内容 | 第30-33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0-32页 | 
| ·总体技术路线 | 第32页 | 
| ·电镀液的配制 | 第32-33页 | 
| ·基材的处理 | 第33页 | 
| ·复合电镀 | 第33页 | 
| ·镀层后处理 | 第33页 | 
| ·疏水性复合镀层表征测试 | 第33-34页 | 
| ·疏水性复合镀层稳定性测试 | 第3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1页 | 
| ·复合镀层形貌组成分析 | 第34-38页 | 
| ·复合镀层电极稳定性分析 | 第38-41页 | 
| ·本章结论 | 第41-42页 | 
| 第2章 疏水性复合电极在芳香衍生物电还原中的应用 | 第42-58页 | 
| ·前言 | 第42-43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3-44页 | 
| ·实验试剂 | 第43页 | 
| ·实验仪器 | 第43-44页 | 
| ·实验峻 | 第44-45页 | 
| ·苯甲酸电还原制备苯甲醛 | 第44页 | 
| ·苯甲醛电还原制备苯甲醇 | 第44-4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5页 | 
| ·复合电极在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 第45-47页 | 
| ·电还原结果分析 | 第47-51页 | 
| ·电还原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1-55页 | 
| ·本章结论 | 第55-58页 | 
| 第3章 疏水性复合电极在芳香衍生物电氧化中的应用 | 第58-72页 | 
| ·前言47 | 第58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8-59页 | 
| ·实验试剂 | 第58页 | 
| ·实验仪器 | 第58-59页 | 
| ·实验内容 | 第59-60页 | 
| ·苯甲醇电氧化制备苯甲醛 | 第59-60页 | 
| ·水杨醛电氧化制备水杨酸 | 第6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0-71页 | 
| ·复合电极在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 第60-63页 | 
| ·电氧化结果分析 | 第63-66页 | 
| ·电氧化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66-71页 | 
| ·本章结论 | 第71-72页 |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61 | 第72-76页 | 
| ·结论 | 第72-74页 | 
| ·展望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4-86页 | 
| 致谢 | 第86-88页 | 
| 个人简历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