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候选抗病基因文库构建及功能验证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缩略词表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1页
 1 植物先天免疫系统第13-17页
   ·微生物/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第15页
   ·R基因介导的抗性反应第15-17页
 2 植物R基因的克隆策略第17-19页
   ·图位克隆第18页
   ·转座子标签技术第18页
   ·T-DNA标签技术第18-19页
   ·RNA水平上的差别表达基因克隆法第19页
 3 RecA蛋白介导的野生稻R基因富集文库的构建第19-21页
   ·常用R基因克隆策略在野生稻基因克隆方面的局限性第19-20页
   ·RecA蛋白介导的富集文库的构建和应用第20-21页
 4 hpRNA介导的基因沉默突变体库的构建第21-24页
   ·基因沉默技术的研究进展第21-23页
   ·hpRNA文库的构建第23-24页
 5 水稻驯化基因的研究进展第24-25页
 6 水稻白叶枯、稻瘟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研究第25-29页
   ·水稻白叶枯病的症状第25-26页
   ·水稻白叶枯病的病原菌及R基因鉴定第26-27页
   ·水稻稻瘟病的症状及发生第27-28页
   ·水稻稻瘟病病原菌的生理小种及R基因鉴定第28页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症状及发生第28-29页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原菌的生理小种及R基因鉴定第29页
 7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9-31页
第二章 候选R基因富集文库克隆野生稻新R基因第31-81页
 1 实验材料第32-37页
 2 方法第37-52页
   ·富集内参文库的制备第37页
   ·探针模板的制备第37-41页
   ·富集探针的制备第41-42页
   ·富集文库的构建及富集效率的检测第42-44页
   ·菌落原位杂交筛选富集文库第44-46页
   ·阳性克隆指纹图谱分析第46页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6-47页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第47-48页
   ·田间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第48-49页
   ·转基因植株的田间稻瘟病自然发病鉴定第49-50页
   ·转基因植株的稻瘟病人工接种鉴定第50-52页
   ·转基因植株的细菌性条斑病接种鉴定第52页
 3 实验结果第52-77页
   ·富集探针模板的制备及分析第52-57页
   ·富集探针的制备第57-58页
   ·富集文库的构建第58-60页
   ·富集文库的杂交筛选第60-61页
   ·阳性克隆指纹图谱分析第61-62页
   ·阳性克隆的稳定性检测第62-63页
   ·阳性克隆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第63-69页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和转基因纯系的获得第69-71页
   ·转基因植株田间白叶枯抗性鉴定第71-72页
   ·转基因植株田间稻瘟病自然发病鉴定第72-74页
   ·转基因植株稻瘟病人工接种鉴定第74-76页
   ·转基因植株细菌性条斑病人工接种鉴定第76-77页
 4 讨论第77-80页
   ·RecA蛋白介导的富集文库构建技术和RGAs技术相结合提供R基因克降的新策略第77-79页
   ·候选阳性克隆的功能鉴定第79-80页
 5 下一步研究计划第80-81页
第三章 hpRNA介导的基因沉默突变体库克隆R基因第81-90页
 1 材料和试剂第81-83页
 2 方法第83-84页
   ·RNAi突变体库的创制第83页
   ·转基因植株的GUS检测第83页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及测序产物分析第83页
   ·转基因植株的白叶枯和细菌性条斑病接种鉴定第83页
   ·类病斑突变体的筛选第83页
   ·类病斑突变体的序列分析第83-84页
 3 实验结果第84-87页
   ·RNAi突变体库的创制第84页
   ·转基因植株的GUS检测第84页
   ·PCR产物测序分析第84页
   ·转基因植株的白叶枯和细菌性条斑病接种鉴定第84-85页
   ·类病斑突变体的初步鉴定第85-86页
   ·类病斑突变体的序列分析第86-87页
 4 讨论第87-89页
   ·RNAi突变体库优点第87页
   ·RNAi突变体库的筛选第87-88页
   ·类病斑突变体的研究第88-89页
 5 下一步研究计划第89-90页
第四章 利用野生稻驯化基因克隆R基因第90-94页
 1 材料第90页
 2 方法第90-91页
   ·驯化基因的序列分析第90页
   ·驯化基因的组培转化第90页
   ·转基因296、358的白叶枯接种鉴定第90-91页
   ·转基因材料296、358的稻瘟病自然接种鉴定第91页
 3 实验结果第91页
   ·驯化基因的序列分析第91页
   ·驯化基因的组培转化第91页
   ·转基因296、358的白叶枯接种鉴定第91页
   ·转基因材料296、358的稻瘟病自然接种鉴定第91页
 4 讨论第91-93页
 5 下一步研究计划第93-94页
全文总结、创新点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8页
附录第108-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辣椒WRKY转录因子CaWRKY6和CaWRKY30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