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里王庙煤矿概况 | 第10-12页 |
·交通位置 | 第10-11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1页 |
·里王庙煤矿建设概况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存在的问题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历史 | 第12-14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6-17页 |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矿井概况 | 第18-27页 |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8-19页 |
·井田地质特征 | 第19-22页 |
·地层 | 第19-21页 |
·构造 | 第21-22页 |
·岩浆岩 | 第22页 |
·煤层特征及可采煤层 | 第22-23页 |
·煤层特征 | 第22-23页 |
·可采煤层与煤质 | 第23页 |
·瓦斯情况 | 第23-24页 |
·矿井瓦斯情况 | 第23页 |
·煤层瓦斯情况 | 第23-24页 |
·开采技术条件 | 第24-26页 |
·瓦斯涌出量 | 第24页 |
·煤尘 | 第24页 |
·煤层自然发火 | 第24页 |
·煤层顶底板稳定性 | 第24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研究 | 第27-30页 |
·矿区地质构造演化及分布特征 | 第27页 |
·井田地质构造及分布特征 | 第27页 |
·构造煤发育及分布特征 | 第27-28页 |
·矿井煤特性 | 第27-28页 |
·矿井构造煤分布特征 | 第28页 |
·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控制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 第30-34页 |
·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30-31页 |
·断层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30页 |
·褶皱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30-31页 |
·顶底板岩性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31页 |
·岩浆岩分布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31页 |
·上覆基岩厚度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31-32页 |
·煤层厚度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32页 |
·水文地质条件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32-33页 |
·影响煤层瓦斯赋存的地质因素综合分析 | 第33页 |
·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五章 矿井煤层瓦斯涌出量及突出危险性区域初步预测 | 第34-44页 |
·矿井瓦斯涌出资料统计及分析 | 第34-35页 |
·矿井瓦斯涌出资料统计 | 第34-35页 |
·矿井瓦斯涌出分析 | 第35页 |
·矿井瓦斯抽采资料统计及分析 | 第35-36页 |
·矿井抽采瓦斯设备 | 第35页 |
·矿井瓦斯抽采目前现状与困难 | 第35-36页 |
·矿井抽采资料分析 | 第36页 |
·分源预测法预测煤层瓦斯涌出量方法及原理 | 第36-39页 |
·开采煤层(包括围岩)瓦斯涌出量 | 第37-38页 |
·邻近层瓦斯涌出量 | 第38-39页 |
·矿井6煤层不同开采水平煤层瓦斯涌出量初步预测 | 第39-40页 |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初步预测 | 第40-43页 |
·突出危险性鉴定方法 | 第40-41页 |
·参数测定方法及测定结果 | 第41-42页 |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价 | 第42-43页 |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区域预测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六章 煤与瓦斯突出安全防护措施研究 | 第44-50页 |
·通风瓦斯治理措施 | 第44-45页 |
·矿井通风方式与系统 | 第44页 |
·采掘工作面通风 | 第44-45页 |
·瓦斯抽放措施 | 第45-48页 |
·瓦斯可抽采性评价 | 第45-46页 |
·瓦斯抽放措施 | 第46-48页 |
·煤与瓦斯突出综合防护措施 | 第48-50页 |
·区域性防突措施 | 第48页 |
·局部防突措施 | 第48-49页 |
·安全管理措施 | 第49-50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附图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