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1 绪论 | 第7-22页 |
·引言 | 第7页 |
·燃料油中硫的存在形态及其反应性 | 第7-9页 |
·超深度加氢脱硫机理 | 第9-11页 |
·加氢脱硫技术 | 第11-12页 |
·加氢脱硫催化剂活性 | 第11页 |
·加氢脱硫方法 | 第11-12页 |
·柴油的非加氢超深度脱硫 | 第12-16页 |
·萃取脱硫 | 第12-13页 |
·吸附脱硫 | 第13-15页 |
·生物脱硫 | 第15-16页 |
·氧化脱硫 | 第16-21页 |
·氧化脱硫机理 | 第16-17页 |
·超深度脱硫技术 | 第17-19页 |
·乳液催化脱硫 | 第19-21页 |
·论文工作设想 | 第21-22页 |
2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研究 | 第22-40页 |
·概述 | 第22-23页 |
·实验部分 | 第23-28页 |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23页 |
·固体粒子的制备 | 第23-25页 |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 第25-27页 |
·表征方法 | 第27-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8页 |
·固体粒子 | 第28-35页 |
·Pickering乳液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3 Pickering乳液催化氧化苯并噻吩油/水体系的研究 | 第40-55页 |
·概述 | 第40页 |
·苯并噻吩的物理性质 | 第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3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40-41页 |
·苯并噻吩油品的制备 | 第41页 |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 第41页 |
·H_2O_2含量测定——高锰酸钾法 | 第41-42页 |
·氧化反应体系 | 第42页 |
·萃取体系 | 第42-43页 |
·检测方法 | 第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3页 |
·固体粒子对乳液的稳定性影响 | 第43-44页 |
·O/W乳液体系油水体积比对脱硫率的影响 | 第44-46页 |
·催化剂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反应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转速对脱硫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O/S摩尔比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49-51页 |
·反应时间对脱硫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催化剂重复使用及萃取次数对脱硫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4 Pickering乳液催化氧化苯并噻吩油/DMF体系的研究 | 第55-61页 |
·概述 | 第55页 |
·实验部分 | 第55-56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55-56页 |
·检测方法 | 第56页 |
·氧化反应体系 | 第5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6-60页 |
·乳液形态 | 第56页 |
·催化评定 | 第56-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5 结论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附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