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机械论文--矿山固定机械设备论文--矿山通风设备论文

新型可逆式弯掠组合叶片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主要符号说明第11-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4页
   ·课题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5-31页
     ·可逆式风机研究现状第16-22页
     ·弯掠叶片研究现状第22-31页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第31-34页
第二章 叶轮设计第34-46页
   ·叶轮设计思路第34-36页
   ·周向前、后弯叶轮的设计第36-40页
     ·周向弯掠参数的选择第36-37页
     ·弯掠叶片逆向工程设计方法第37-40页
   ·组合、弯掠组合叶轮的设计第40-45页
     ·最佳组合参数的选择第40-42页
     ·叶栅组合参数在叶轮设计上的应用第42-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三章 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第46-61页
   ·实验装置和测试系统第46-47页
   ·五孔探针测量出口平均流场第47-50页
     ·五孔探针工作原理及校正曲线第47-49页
     ·五孔探针测量方法及数据处理第49-50页
   ·旋转热线单丝斜探头测量叶轮出口周期性非定常流动第50-57页
     ·热线工作原理及校正方法第50-53页
     ·旋转单丝斜探头测量方法及数据处理第53-55页
     ·同步触发多点采样平均技术第55-57页
   ·实验误差分析第57-59页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四章 周向前、后弯叶片的实验研究第61-76页
   ·风机总体气动声学性能实验结果第61-65页
   ·稳定工况最高效率点处出口截面流场实验结果第65-67页
     ·五孔探针测量结果第65-66页
     ·热线测量结果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76页
第五章 可逆式组合及弯掠组合叶片的实验研究第76-88页
   ·风机总体气动声学性能实验结果第76-81页
   ·稳定工况最高效率点处出口截面流场实验结果第81-83页
     ·五孔探针测量结果第81-82页
     ·热线测量结果第82-83页
   ·本章小结第83-88页
第六章 双激盘气动计算模型及其完善第88-105页
   ·“双激盘”理论模型第88-95页
     ·“双激盘”理论基本方程第88-90页
     ·损失计算模型第90-95页
   ·“双激盘”理论的改进第95-98页
   ·气动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分析第98-102页
   ·周向弯曲角度优化第102-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第七章 风机内部流场数值模拟第105-129页
   ·流动控制方程第105-108页
     ·直角坐标系下雷诺平均N-S方程第105-107页
     ·湍流模型第107-108页
   ·弯掠叶轮内部流场数值模拟第108-112页
     ·计算网格第108-109页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第109页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第109-112页
   ·可逆式组合叶轮内部流场数值模拟第112-116页
     ·计算网格第112-113页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第113页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第113-116页
   ·本章小结第116-129页
第八章 弯掠叶片及可逆式弯掠组合叶片流动机理分析第129-137页
   ·风扇/压气机内部二次流损失第129-131页
   ·弯掠叶片控制二次流机理第131-133页
   ·弯掠叶片技术对风扇/压气机气动-声学性能的影响第133-134页
   ·弯掠叶片技术在可逆式组合叶片上的应用第134-136页
   ·本章小结第136-137页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第137-141页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第137-139页
   ·本文主要创新第139页
   ·研究展望第139-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52页
致谢第152-153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技术资本、要素资本结构与企业发展
下一篇:基于网络处理器的IPv6区分服务系统的关键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