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壳中木犀草素的分离纯化及其化学合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23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 ·花生壳概述 | 第9-10页 |
| ·木犀草素概述 | 第10-19页 |
| ·木犀草素的理化性质 | 第10-12页 |
| ·木犀草素的药理作用 | 第12-14页 |
| ·木犀草素的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 ·实验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 ·木犀草素分离纯化路线 | 第20-21页 |
| ·木犀草素合成路线 | 第21页 |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1-23页 |
| 2 木犀草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23-37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3-24页 |
| ·实验试剂 | 第23-24页 |
|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 ·实验方法 | 第24-26页 |
| ·花生壳预处理 | 第24页 |
| ·木犀草素的提取 | 第24-25页 |
| ·木犀草素的测定 | 第25-2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6页 |
| ·单因素设计法 | 第26-29页 |
| ·正交实验法 | 第29-30页 |
| ·均匀设计法 | 第30-32页 |
| ·提取工艺的确定 | 第32-33页 |
| ·提取工艺流程 | 第33页 |
| ·工艺重现性 | 第33-34页 |
| ·木犀草素粗提物的测定 | 第34-36页 |
| ·花生壳粗提物成分初探 | 第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3 木犀草素纯化工艺的研究 | 第37-49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7-38页 |
| ·实验试剂 | 第37页 |
| ·实验仪器 | 第37-38页 |
| ·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 ·初步纯化 | 第38页 |
| ·大孔树脂吸附纯化 | 第38-3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8页 |
| ·树脂静态吸附性能 | 第39-42页 |
| ·AB-8树脂动态吸附性能 | 第42-44页 |
| ·树脂的洗涤 | 第44页 |
| ·AB-8树脂动态解吸性能 | 第44-46页 |
| ·树脂重复使用的次数 | 第46-47页 |
| ·树脂的再生 | 第47页 |
| ·纯化工艺流程 | 第47页 |
| ·纯化后木犀草素的测定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4 木犀草素精制工艺的研究 | 第49-55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9页 |
| ·实验试剂 | 第49页 |
| ·实验仪器 | 第49页 |
| ·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4页 |
| ·乙酸乙酯萃取法 | 第50-52页 |
| ·重结晶 | 第52-53页 |
| ·精制木犀草素的测定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5 木犀草素合成工艺的研究 | 第55-63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5-56页 |
| ·实验试剂 | 第55页 |
| ·实验仪器 | 第55-56页 |
| ·实验方法 | 第5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6-62页 |
| ·芦丁半合成条件实验 | 第57-59页 |
| ·橙皮苷半合成法 | 第59-61页 |
| ·两种方法的比较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 ·总结 | 第63页 |
| ·展望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 附录 | 第73-75页 |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5页 |
| 获奖情况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