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果树病虫害论文--仁果类病虫害论文--梨病虫害论文

基于SVM和GIS的梨小食心虫预测系统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1 引言第13-29页
   ·研究背景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4-27页
     ·害虫预测方法及其在果树害虫预测中的应用概况第14-22页
     ·害虫预测新方法研究概况第22-23页
     ·梨小食心虫研究现状第23-27页
   ·目的、意义第27-28页
   ·研究内容第28-29页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第29-45页
   ·数据来源第29-30页
     ·气象数据来源第29页
     ·梨小食心虫数据来源第29-30页
   ·研究方法第30-42页
     ·数据预处理方法第30-31页
     ·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分析依据第31页
     ·气象因子的处理方法与入选规则第31-35页
     ·梨小食心虫关键影响因子筛选方法第35-36页
     ·梨小食心虫预测方法—支持向量机第36-41页
     ·梨小食心虫预测结果空间展示、分析方法—GIS第41-42页
   ·技术路线第42-45页
3 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分析及影响因子筛选第45-69页
   ·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分析第45-52页
     ·梨小食心虫发生期第45-50页
     ·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量第50-51页
     ·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程度第51-52页
   ·梨小食心虫发蛾高峰期影响因子的分析第52-60页
     ·越冬代第52-55页
     ·第一代第55-56页
     ·第二代第56-58页
     ·第三代第58-59页
     ·第四代第59-60页
   ·梨小食心虫发生程度影响因子的分析第60-67页
     ·越冬代第60-62页
     ·第一代第62-63页
     ·第二代第63-64页
     ·第三代第64-65页
     ·第四代第65-67页
   ·小结与讨论第67-69页
4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梨小食心虫发生期与发生程度模型的构建与预测第69-83页
   ·预测模型建立步骤与评价指标第69-70页
     ·预测模型建立步骤第69页
     ·预测模型评价指标第69-70页
   ·梨小食心虫各代发蛾高峰期模型的构建与预测第70-76页
     ·越冬代发蛾高峰期模型的构建与预测第70-71页
     ·第一代发蛾高峰期模型的构建与预测第71-72页
     ·第二代发蛾高峰期模型的构建与预测第72-74页
     ·第三代发蛾高峰期模型的构建与预测第74-75页
     ·第四代发蛾高峰期模型的构建与预测第75-76页
   ·梨小食心虫各代发生程度模型的构建与预测第76-81页
     ·越冬代发生程度模型的构建与预测第76-77页
     ·第一代发生程度模型的构建与预测第77-78页
     ·第二代发生程度模型的构建与预测第78-79页
     ·第三代发生程度模型的构建与预测第79-80页
     ·第四代发生程度模型的构建与预测第80-81页
   ·小结与讨论第81-83页
5 基于SVM与GIS的梨小食心虫预测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第83-90页
   ·系统的总体设计第83-85页
     ·需求分析第83页
     ·系统设计原则第83-84页
     ·系统运行环境第84页
     ·系统概述第84-85页
   ·系统详细设计第85-90页
     ·系统功能设计第85-88页
     ·数据库设计第88-90页
6 基于SVM与GIS的梨小食心虫预测系统的实现第90-99页
   ·开发工具及语言第90页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第90-93页
     ·支持向量机与GIS的融合技术第90-91页
     ·信息采集技术第91-93页
   ·系统总界面第93页
   ·系统主要功能介绍第93-99页
     ·地图操作第93页
     ·预测预报与模型维护第93-96页
     ·防治决策第96页
     ·查询第96-97页
     ·统计第97页
     ·空间分析第97-98页
     ·信息发布第98-99页
7 结论与讨论第99-103页
   ·结论第99-100页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00-101页
   ·讨论第101-103页
附录第103-113页
 1、数据库设计第103-112页
 2、移动终端与数据管理服务器通讯协议格式示例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2页
作者简介第122-123页
导师简介第123-124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24-125页
致谢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林火视频监测新技术研究
下一篇:蒙古族传统体育在科尔沁的演变研究--以科尔沁右翼中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