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绪论第11-30页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1-13页
     ·选题背景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基本概念界定第13-15页
     ·城市第13-14页
     ·乡村第14-15页
     ·城乡关系第15页
   ·研究现状第15-27页
     ·国内学者研究成果述评第15-22页
     ·国外学者相关论著述评第22-27页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27-30页
     ·研究方法第27-28页
     ·创新之处第28-30页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第30-51页
   ·产生条件第30-43页
     ·时代背景第30-37页
     ·思想渊源第37-43页
   ·发展历程第43-51页
     ·萌芽时期第43-45页
     ·形成时期第45-47页
     ·成熟时期第47-51页
第二章 城乡关系发展的趋势论第51-65页
   ·城乡同一第52-55页
     ·原始“村落”的萌芽第52-53页
     ·早期“城市”的雏形第53-55页
   ·城乡对立第55-62页
     ·城乡分离及其意义第55-57页
     ·城乡对立的局限和弊端第57-62页
   ·城乡融合第62-65页
     ·城乡融合的基本特征第62页
     ·城乡融合的必然趋势第62-65页
第三章 城乡关系演进的动力论第65-75页
   ·直接动因:分工的发展第65-71页
     ·推动城乡对立的产生和发展第65-70页
     ·预示城乡对立的消灭第70-71页
   ·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第71-75页
     ·决定分工的发展第72页
     ·决定城乡关系的面貌第72-75页
第四章 城乡融合实现的方法论第75-90页
   ·实现城乡融合的“三个基本前提”第75-79页
     ·“物质前提”第75-77页
     ·“关系前提”第77-78页
     ·“主体前提”第78-79页
   ·实现城乡融合的“三个主要途径”第79-90页
     ·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第79-83页
     ·逐步废除私有制第83-86页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86-90页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哲学意蕴第90-102页
   ·城乡关系的辩证逻辑第90-95页
     ·城市和乡村的对立统一关系第90-92页
     ·城乡关系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第92-95页
   ·城乡融合的指向和归宿第95-102页
     ·城乡融合的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95-98页
     ·城乡融合的归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第98-102页
第六章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当代价值第102-130页
   ·正确认识我国城乡关系的历史和现状第102-111页
     ·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演变第102-109页
     ·目前我国城乡关系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第109-111页
   ·切实把握目前统筹城乡发展的三个着力点第111-130页
     ·推动农业现代化第112-118页
     ·推进新型城镇化第118-124页
     ·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第124-130页
结束语第130-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3页
致谢第143-145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Pr和Zn/Al掺杂钛酸盐的缺陷、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