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进口支板及整流帽罩水滴撞击特性的计算分析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 ·前言 | 第12-16页 |
| ·结冰的物理机理 | 第13-14页 |
| ·结冰的气象条件 | 第14页 |
| ·结冰的分类及外形 | 第14-16页 |
| ·飞机部件的结冰 | 第16-18页 |
| ·机翼及尾翼结冰 | 第16-17页 |
| ·进气道前缘及发动机进气部件结冰 | 第17页 |
| ·其他部位结冰 | 第17-18页 |
| ·结冰与防冰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8-22页 |
| ·试验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 ·数值计算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支板二维水滴撞击特性的数值计算 | 第24-37页 |
| ·前言 | 第24-25页 |
| ·部件表面水滴撞击特性的概念介绍 | 第25-27页 |
| ·流场的计算方法 | 第27-30页 |
| ·翼型的网格划分 | 第27页 |
| ·流动计算的控制方程 | 第27-28页 |
| ·湍流模型 | 第28-29页 |
| ·流场的边界条件 | 第29-30页 |
| ·流场的计算方法及结果 | 第30页 |
| ·水滴运动轨迹的确定 | 第30-33页 |
| ·水滴运动方程 | 第30-33页 |
| ·水滴运动方程的数值解法 | 第33页 |
| ·计算水滴撞击特性的方法 | 第33-34页 |
| ·水滴撞击特性数值计算方法的验证 | 第34-37页 |
| 第三章 旋转整流帽罩水滴撞击特性的数值分析 | 第37-46页 |
| ·前言 | 第37-38页 |
| ·流场计算 | 第38-41页 |
| ·网格的划分及边界条件 | 第38-39页 |
| ·流体控制方程与湍流模型 | 第39-40页 |
| ·流体控制方程求解方法 | 第40-41页 |
| ·水滴运动方程的求解 | 第41页 |
| ·水滴撞击特性计算的实现 | 第41-43页 |
| ·水滴撞击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46页 |
| 第四章 支板三维水滴撞击特性的数值计算 | 第46-52页 |
| ·前言 | 第46页 |
| ·三维水滴撞击特性的计算 | 第46-49页 |
| ·流场计算方法 | 第46-47页 |
| ·水滴轨迹运动方程 | 第47-48页 |
| ·局部水收集系数的算法思想 | 第48-49页 |
| ·三维与二维水滴撞击特性的比较 | 第49-52页 |
| 第五章 防冰系统的实验研究 | 第52-62页 |
| ·前言 | 第52-53页 |
| ·冰风洞构型 | 第53-55页 |
| ·冰风洞环境介质参数的测量方法 | 第55-57页 |
| ·静压和总压的测量方法 | 第55页 |
| ·温度测量方法 | 第55页 |
| ·液态水含量测量方法 | 第55-56页 |
| ·水滴尺寸测量方法 | 第56-57页 |
| ·冰风洞试验的相似准则 | 第57-60页 |
| ·几何相似 | 第57页 |
| ·流场相似 | 第57-58页 |
| ·水滴运动轨迹和撞击特性相似 | 第58-59页 |
| ·翼型表面水的空气动力学相似 | 第59-60页 |
| ·相似准则下计算的局部水收集系数 | 第60-62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5页 |
| ·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 ·工作展望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