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力学量测量仪表论文--力的测量仪表论文

微构件拉伸测试技术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绪论第11-29页
   ·微构件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与测试平台第12-21页
     ·纳米压痕法第12页
     ·微弯曲法第12-14页
     ·微拉伸法第14-19页
     ·片内集成测试法第19-21页
   ·相关主要技术第21-26页
     ·驱动方法第21-22页
     ·位移检测第22-23页
     ·力检测第23-26页
     ·试样夹持方法第26页
   ·现存微构件力学性能表征问题第26-27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27-29页
2 片外驱动微拉伸测试装置的研制第29-44页
   ·测试原理及装置构成第29-36页
     ·测试原理第29-30页
     ·微拉伸测试装置的构成第30-36页
   ·基于LabVIEW的数据与图像采集第36-40页
     ·数据采集第37页
     ·图像采集第37-38页
     ·PID位移控制第38-40页
   ·装置整体刚度的测量第40-43页
     ·微力传感器的刚度测量第40-41页
     ·装置的轴向刚度测量第41-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3 微拉伸试样的对准与夹持第44-66页
   ·游标-凹槽载物片式对准夹持方法第45-53页
     ·梳齿式游标检测偏转位移第45-47页
     ·凹槽载物片结构设计与制作工艺第47-51页
     ·试样轴向对准与夹持的实施第51-52页
     ·游标-凹槽载物片对准与夹持的优缺点第52-53页
   ·静电吸附式夹持方法第53-58页
     ·静电吸附夹具的结构第53页
     ·静电吸附力的理论计算第53-55页
     ·静电吸附夹具的设计与制作第55-56页
     ·水平夹持力的测量第56-58页
   ·附加弹性支承梁的微拉伸试样第58-65页
     ·几种弹性梁的刚度分析第59-62页
     ·结构设计与仿真第62-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4 氧化硅薄膜梁的力学性能研究第66-98页
   ·氧化硅薄膜梁的制作第67-77页
     ·微加工工艺介绍第67-70页
     ·氧化硅微拉伸试样的制作工艺第70-75页
     ·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第75-76页
     ·工艺总结第76-77页
   ·氧化硅薄膜梁的拉伸测试第77-91页
     ·氧化硅薄膜梁的微拉伸试验第77-79页
     ·氧化硅薄膜的杨氏模量与断裂强度第79-85页
     ·氧化硅薄膜的初始残余应力第85-90页
     ·氧化硅薄膜的力学性能比较第90-91页
   ·测量误差分析与不确定度评定第91-96页
   ·本章小结第96-98页
5 电铸镍薄膜梁的力学性能研究第98-114页
   ·电铸Ni拉伸试样的制备第98-102页
     ·电铸Ni试样工艺流程第99-101页
     ·工艺中的关键问题第101-102页
   ·电铸镍的拉伸测试第102-111页
     ·镍薄膜的杨氏模量第102-105页
     ·杨氏模量与气孔率的关系第105-111页
   ·测量误差分析第111-113页
   ·本章小结第113-114页
6 片内集成压阻式力敏单元的微拉伸测试第114-130页
   ·压阻式力敏单元的工作原理第114-118页
     ·压阻效应与压阻系数第114-116页
     ·压阻电桥的灵敏度第116-118页
   ·微拉伸试样的结构设计与制作第118-126页
     ·微拉伸试样的结构与仿真第118-121页
     ·力敏压阻条的设计第121-123页
     ·力检测单元灵敏度分析第123页
     ·微拉伸试样的制作第123-126页
   ·力敏单元的信号采集与标定第126-129页
     ·测量与信号调理电路第126-127页
     ·力敏单元信号标定第127-129页
   ·本章小结第129-130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30-132页
   ·全文结论第130-131页
   ·工作展望第131-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4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41-143页
创新点摘要第143-144页
致谢第144-145页
作者简介第145-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计算下基于信任的访问控制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介电特性的甜瓜糖度无损检测